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志愿者汉语教到乌干达总统府(图)

2013年10月12日 13:38 来源:贵阳晚报 参与互动(0)

贵州志愿者在乌干达传授跑步技巧

  10日,援教非洲乌干达的15名贵州志愿者,返程抵达贵阳。

  这些贵州志愿者,是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遣的第一支志愿者队伍。

  非洲高原上的异域生活,志愿者如何适应?一年时间,他们为乌干达带去什么?

  A:蔬菜价高 他们自辟“农场”

  15名贵州志愿者,一共分为五组:汉语、体操、田径、乒乓球及水产。

  “去乌干达前,我还担心是否有动乱、疫情、饥饿等问题。”到达首都坎帕拉后,志愿者杨凯发现自己多虑了。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是一座赤道线上的高原城市,气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炎热,夏季温度竟和贵阳相近。

  “下雨时,我一觉醒来还以为就在贵阳。”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刘泽林说。

  当地的主要食物“马托基”,由红豆、牛肉、土豆泥等混合而成,志愿者们吃不习惯。而蔬菜价格偏高,大白菜20块一棵,志愿者们用自带的种子,在室内自劈“农场”,种起了小白菜等。

  尽管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已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条件较好的公寓,但断水断电是常事,最长一次停水半个多月。

  志愿者金庭旭在授课回家的路上,遭遇过抢劫,还曾听见过公寓外的枪响。所幸,除三名志愿者染过疟疾外,大家都有惊无险。

  B:总统府办公室 教议员说汉语

  “参加任何一场活动,都有人来问能不能教他们汉语。”贵阳医学院讲师金庭旭是汉语组教师之一,初到乌干达,就被当地人学汉语的热情“吓”住。

  援非一年,志愿者接到的“教教汉语”的邀约来自各种场合:美国驻乌干达大使馆、乌干达总统府办公室、甚至小区门口的烤肉店……

  金庭旭援教的马克雷雷大学,是东非排名第一的高校,也是东非最盛产政治家的学府。金庭旭所接触的学生,基本都是当地精英阶层。

  金的外婆曾是贵阳医学院援几内亚比绍医疗队队员。她说她完全没想到,有一天能代表中国,来到非洲教汉语。

  金庭旭每天授课3小时,在语言教学之外,她在每堂课后,还增设了文化交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种意境直白、又和当地农耕文化相契合的古诗词,最受学生欢迎。

  “乌干达人急迫地想要了解中国。”金庭旭说,经过多年战乱,乌干达人想发展,对汉语学习格外上心。近几年,中乌贸易年增长均达30%以上。

  在中乌贸易高增的背景下,这批精英学生对中国的了解,远超金的想象:十八大换届选举、中国模式的可复制性等,都是他们关注的范围。

  C:带去乒乓球 刮起“中国风”

  在教汉语之外,志愿者带去的乒乓球、体操等援教项目,也在乌干达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乒乓球组的志愿者刘黔回忆,在坎帕拉SOS儿童村援教时,由于教学条件太差,喜爱乒乓球的孩子围成人墙为授课的乒乓球台挡风。

  授课结束后,当地校长拉着乒乓球组的志愿者刘黔说,孩子们自幼父母双亡,希望志愿者多去陪他们,“随时来都欢迎”。

  今年8月初,体操组的3名志愿者带着学生在曼德拉国家体育馆汇报表演。演出完毕,乌干达教体部司长邀请志愿者到东非运动会上表演。

  来自东非五国及南苏丹的六国领导人,在第九套广播体操表演完后,集体起立鼓掌。授课结束后,当地校长拉着志愿者说,孩子们自幼父母双亡,希望志愿者多去陪陪,"随时来都欢迎"。

  在最特殊的水产组,年龄最小的90后志愿者冯康仅21岁,和队友一起在乌干达成功繁殖了中国花白鲢。

  “出国一趟,最大的收获,是更爱国了。”冯康说,在乌干达,议员工资在1000多元左右,当地水产公司,雇员每天工资是15元,他开始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记者 熊承浩 申欣)

【编辑:白琥】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