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男孩想建“编外120” 3次自费去香港考察

2013年10月21日 16:2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上周五的傍晚,北京国安在主场迎战杭州绿城。下午4点半,东四十条地铁站里开始出现大批身穿绿衣的国安球迷。随着人流的增加,16岁的谢天泽站在D出口闸机边上,开始了忙碌的志愿服务。小谢的腰间系着一个黑色急救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应急用具,这是他每次上岗时的“工作伙伴”。

  从11岁那年起,每到节假日,这个北京男孩都会走上街头,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其中,最让小谢感兴趣的莫过于急救服务。为此,他上了卫校,考下急救证,3次自费去香港急救部门参观学习。今年,他还找到了北京120急救中心,请求正式组建一支急救社会志愿者团队。他的想法,也得到了120急救中心的认可。

  初中时他做志愿者“上了瘾”

  小谢是北京市正式注册的社会志愿者。别看他年纪小,却是一名“老志愿者”。5年前,11岁的小谢参加了红十字会组织的志愿活动,从此就上了瘾。

  这个高个儿男孩笑着说,他还记得当时活动结束后,他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对着姥姥说个不停。姥姥是从小把小谢带大的,她鼓励外孙:“喜欢你就去做。”很快,小谢就迎来了参观北京120急救中心的机会。

  从此,小谢把急救中心当成了“第二个家”。每到节假日,小谢都会跑到120急救中心帮忙。与此同时,小谢也参加了各种指路引导、慰问孤残老幼的志愿服务。

  虽然同龄的小伙伴们都不理解小谢的行为,父母有时也会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学习。可是,小谢却从没有动摇。因为他知道,每一次志愿服务都能让他收获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无法抗拒的。

  除夕夜随急救车抢救孕妇

  身材高高的小谢说,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因为喜欢急救,初中毕业后,他干脆报考了一所专科卫生学校。在校期间,没等老师教,他就考下初级急救员证和国际认证的抢救心脑血管病人的资格证。

  去年除夕,小谢去前门姥姥家吃完年夜饭后,像往年一样,一个人去位于和平门的120急救中心慰问。当晚,他和值班人员一起收看春节晚会。突然,电话铃声响了。原来,羊坊店附近有一名孕妇在家里滑倒了。

  小谢迎来了第一次随急救车出诊的机会!挂断电话后,所有人以最快的速度跳上急救车。“司机开得又快又稳,还没几脚油,车就从小胡同蹿到了三环上。”而担架员已经将口罩和手套递给了小谢。

  急救车抵达目的地后,小谢、担架员和医生一起火速上楼。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家属的一阵埋怨,嫌他们来得太晚。顾不上委屈,小谢帮着担架员将这名羊水已经破了的孕妇一起抬到了楼梯口。

  “一、二、三”,大家合力把孕妇抬上急救车。最终,孕妇在医院里转危为安。当120急救车回到中心时,悠扬的新年钟声正好响起。

  可是,急救人员却顾不上这些,急救医生忙着写病历,司机忙着换诊箱,小谢的心里燃起深深地敬意:“这次经历让我觉得志愿者要做的很多,包括让大家更加理解和支持急救工作。”

  地铁站里充当“急救医生”

  去年“春运”期间,小谢在国贸桥附近疏导行人,认识了一名和他同龄的志愿者。交谈中,小谢得知对方是地铁站里“蓝色光影志愿服务队”的队长。

  小谢决定要加入这个志愿团队,用他所学的急救知识为乘客服务。今年端午节,小谢第一次来到了北京站参加服务。

  今年8月,地铁客运迎来了最忙碌的“暑运”。小谢再次来到北京站,参加志愿服务。一天,由于滚梯上乘客拥挤,一名女乘客的腿被磕的流血了。小谢立刻站了出来说,他有初级急救员证,可以帮助女乘客处理伤口。小谢将女乘客扶到了站务室。后来,他利用腰间应急包里的碘伏棉球帮助受伤的女乘客消毒包扎。女乘客的血止住了,她一连声地感谢小谢及时出现,帮了她大忙。

  记者看到,小谢腰间的应急包里装着纱布、棉球、创可贴、镊子、手术剪以及常用的药物和糖果等。小谢说,这个应急包是北京市有关部门统一配发的,里面不少东西是志愿者们主动添加的。“这样就能赶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尽可能地救助需要帮助的乘客。”

  他想组建急救志愿者团队

  救助伤者成为小谢将来最想做的事情。因此,他曾先后3次赴香港,去当地的急救部门参观学习。小谢笑着说,他要感谢开明的姥姥和父母,一直很支持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香港回到北京后,小谢不仅来到120急救中心,和一线的急救医生交流他在香港学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还带来了两大张纸。这是他亲手写下的一份计划书,打算正式建立一支急救中心社会志愿者团队。在这份计划书里,他详细地写下了建队目的、工作内容、志愿者的职责和行为规范等内容。

  这个16岁的男孩在思考,生活中需要有这么一支“编外120”,最大程度地援助急救工作。小谢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北京120急救中心的肯定和支持。一位急救医生说,其实120急救中心也希望能有这么一支社会志愿者团队。这样,每逢节假日或者人手紧张时,能为急救医生提供辅助性的帮助,比如抬担架、递器械、引导交通等。“不过建立这个队伍也有不少需要考量的东西。比如社会志愿者跟随急救车出诊的安全问题,还有这个队伍能否形成长效机制。”

  对此,小谢说他会和相关负责人继续探讨。在小谢看来,不管这个急救社会志愿者队伍能否成立,将以什么形式成立,他都会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因为他始终牢记一位志愿者前辈对他说过的话:“我们做志愿者能帮一个帮一个,每帮一个就能传递一次爱和希望”。

  16岁的小谢依然年轻,他的心底却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志愿服务随时随地都能做。小谢举例说,不久前,他下楼去买相声票,突然发现不远处公交车上有一名乘客摔倒。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帮忙查看,然后告诫大家伤者有骨折现象,不能轻易挪动。

  后来,小谢一直在公交车上陪着伤者,直到急救车赶到,又帮着急救医生将伤者抬上急救车。“虽然没有买到相声票,可心里那份美却一点都不比听相声少。”(记者 王琼 景一鸣摄)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