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徐向东:减负需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2013年11月04日 13:3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徐向东认为,中高考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不变,很难真正做到减负。

  徐向东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曾任北师大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曾获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承担过北师大版“五四”教材小学语文修订主编及主要编委。

  评价体系不改很难真正减负

  新京报:今年,中小学减负问题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话题。据我了解,亚太学校在3月召开了减负增效交流研讨会。你认为怎样才能真正减负?

  徐向东:减负每天都会提到,今年的政策更加具体。

  我们学校是把减负和增效放到一起谈,不是简单地减轻学生负担。留作业方面,我们会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来执行,同时操作性更强。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对教师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把学生的成绩和负担综合到一起,避免老师为追求成绩给学生过重的负担。在课堂上,我们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要真正做到减负,不是教育部一个部门的事情,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目前来讲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而且无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家长,在对学校进行评价时,成绩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学校也不得不多做一些工作。我们的评价体系不改变,我想很难真正做到减负。

  国际视野会影响学生发展

  新京报:国际化近年来已引起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很多公办学校也开始成立国际部和国际班。去年,亚太初中部也开设了国际课程选修班。你对这种国际课程、国际化教育怎么看?

  徐向东:我们开设国际课程选修班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不是单纯为了让他们为以后留学做准备。如英语戏剧课引进了斯坦福大学的英语多媒体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也不会降低国家课程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没有国际视野,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肯定有影响,所以国际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几年,社会和家长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也很强烈。但是国内的学生众多,教育资源有限,国际教育的发展会面临一些困难。

  家长进课堂就是社会进课堂

  新京报:在2011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你谈到亚太一直在探索家校协作的方式,你怎样看待家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徐向东:关于家校协作我们已经做了十几年的探索,其中家长课堂的效果最好。学生们参与的社会活动毕竟有限,把家长请进课堂就是把社会请到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了解社会职业分布和特点。

  过去我们都是利用课外时间来开展家长课堂,我们会根据家长从事的职业,邀请他们对学生进行金融、医疗、工业、农业、国际政治等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如金融科目,低年级会讲解货币的识别、外汇牌价是怎么回事,高年级会讲投资等。从这学期开始,家长课堂已成为小学一年级的日常课程,每周三有两个课时。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课堂则每半月或每月举行一次。

  家长社团是由家长组织成立的社团,由家长负责组织活动,如农业类的社团可能会去种植。无论是家长课堂还是家长社团,家长都发挥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对学校教育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英语分值降低学生未必减负

  新京报: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本市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语文分值上调,英语分值下降等措施,你是怎么评价的?

  徐向东:刚看到这个方案时确实觉得有些突然,老师对这个信息也比较敏感,尤其英语老师敏感度更高一些。

  我认为北京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英语教学的程度还是比较好的。实际上在基础学科当中,英语课程的改革还是比较彻底和到位的。而且从小学不开设英语,到三年级开始开设,再到一年级开始开设,也是克服了很多困难实现的。社会上觉得对英语的要求可能过高过重,所以呼吁进行改革。

  如果英语改革方案侧重应用,这个方向是挺好的。但是中高考是有比较强的选拔功能的考试,如果应用考查过多的话,会一定程度降低选拔功能。如何处理好应用和选拔功能的矛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认为这样的改革还是有风险的,这种改革应该不会一步到位,会根据实践情况再做调整。而且降分产生的效果很难讲,对减负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并不是分值降低了,学生付出的努力就会减少。而且这一改革对上级学校也会有影响,比如大学英语怎么办,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也要随之变化吗,这些都需要考虑。

  语文的分值相应增加,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这也是应该的。

  同题问答

  1、这10年来对你个人影响最大的教育事件是什么?

  我觉得是新课标的改革和推进。

  2、如果回到10年前,最想做什么?

  我更想做一名老师。

  3、请透露你或你的家庭这10年来的教育投资有多少?

  大概三四万元。

  4、请用一句话预测未来10年你所在的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我觉得基础教育的发展会更加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也会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发展的需要。

  我看教育10年

  这10年,我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还满足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此外,我们对学生基本素养、基本礼仪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这些方面一定要从小培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编辑:王安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