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乡村逐年萎缩的小学:生源减少 校舍闲置(图)

2013年12月17日 0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甘肃乡村逐年萎缩的小学:生源减少校舍闲置(图)
    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山区里的一所乡村小学里,原有的110多名学生逐年锐减,至目前只剩下两名学生。除一间教室仍在使用外,其余的教室均被闲置。 冯志军 摄
    位于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山区里的一所乡村小学里,原有的110多名学生逐年锐减,至目前只剩下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和一名学前班学生。 冯志军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17日电 (记者 冯志军 信江)近十年来,位于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山区里的一所乡村小学里,原有的110多名学生逐年锐减,至目前只剩下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和一名学前班学生。给孩子们教课的是坚守于此近三十年的两名年近五旬的代课教师,其他老师亦因学生骤减而相继被调离。

  寒冬时节,这所四面环山的小学被点点白雪包裹。校园内闲置的六间教室大门紧闭,透过沾满污垢的玻璃向室内望去,陈旧的桌椅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斑驳黑板上的板书停止于某日的“最后一堂课”。学校操场上空无一人,锈迹斑斑的篮球架、单杠等活动设施旁生满了没膝的杂草。

  “家里条件好的孩子都去乡镇、县城、乃至省城上学了,剩下在此就读的都是家境实在困难的孩子。”学生的大量流失令这所小学校长王海彦百感交集。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农村家长现在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环境,大多对村级小学教学质量“没有信心”。

  这所于本世纪初新修的乡村小学,红砖、青瓦、浑圆的木质房梁与村里散落在山坡上的土坯房屋对比鲜明。由于学生数量急剧减少,这所小学在几年前被迫“降级”为乡村教学点,只接收周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

  “从这所小学已走出好几个研究生,我正在读大学的儿子也是在这里读的小学。”虽然王海彦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着乡村小学的“价值”所在,然而绝大多数家长依然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并不惜在学校周边租房、陪读等多项不菲的开支。

  “多好的学校,却没有了学生,看着都让人心疼。”学校修建伊始,王海彦和妻子在校园栽种的各类树苗如今大多有一房高,他们本以为这里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却不曾料到“风景正好,却人去院空”。

  中新网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在甘肃境内的大山深处,近年来像这种受学生生源影响而变得空荡荡的乡村小学不在少数,有的小学由于连续几年无稳定生源甚至被迫“关门”。

  事实上,这种因“招不到”学生而被迫“闭门”的乡村小学也并非甘肃独有,在中国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亦普遍存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中国农村小学减少逾30万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山区一所拥有50多名学生的乡村小学校长陈绍儒今年以来忧心忡忡。短短两年时间,这里从最初百余名学生,以每年二十多人的速度在逐渐锐减。

  “每年秋季招入的一年级新生逐年骤减,目前每个年级的人数只有10人左右,有的已降至个位数。”陈绍儒介绍,今年该校招了14名学生,即使“情况糟糕”,但这已是周边几个村子较为乐观的招生数据。

  对于乡村小学生源流失日益严重的现状,六年来辗转过三所乡村小学的陈绍儒都一一目睹。他告诉记者,周边村落已经有4所小学因生源问题而相继“关门”。目前他任职的这一乡村小学已经濒临“降级”为教学点,“我很担心,好多家长也在反映这个问题,以后学校是不是会被撤销?”他说。

  “农村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普遍的迫切愿望是我们堵也堵不住的。”静宁县一位长期致力于农村教育管理工作的官员在谈及乡村小学日益没落的现状时颇显无奈。不过,他坚持认为,“虽然现状尴尬,但给予农村实际,保留乡村小学十分必要”。(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