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给人教社教科书纠错也需务实和严谨

2013年12月20日 14:4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七步诗》背景原图。

  2006年版、2012年第9次印刷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经编辑处理过的《七步诗》背景图。

  近日,诸多媒体报道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出错一事。同为一名一线老师,正值学期期末,非常繁忙,本来没心思参与这场“口诛笔伐”。但无意间浏览网页,看到安阳一位刘教授质疑几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有常识性错误。这正好是我近两年刚教学过的内容,格外留心了一下,觉得刘教授所谓“高见”有些言过其实、蛋中挑骨。

  文中提到,六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七步诗》背景图中,魏文帝曹丕是垂足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而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直至唐明宗时期开始才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刘教授的历史专业功底我没法企及,持论或许有理,可以留待专业学者来评判。但我对这幅所谓有错的图却印象模糊,翻开课本分辨半天,才理解自己为啥印象不深了。手中这本2006年版、2012年第9次印刷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这幅图其实是衬在文字后面的一幅背景,线条和颜色已经被编者处理得非常非常淡,以至于坐着的魏文帝曹丕和身边的大臣们几乎都看不清楚了。难为刘教授还能看出他是垂足坐在一把椅子上,也难为他还费心把清晰的原图翻腾出来贴在网上。或许那张原图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认为教材中经过处理后的这张图其实已经很难达到误导学生的效果,因为那部分已经非常模糊,几乎引不起学生任何关注,甚至连反复教学过几轮的我和同事们都一直没有注意到这幅背景图中藏着“玄机”。刘教授的治学严谨令人敬佩,但若因此担心学生会认知走偏,未免言过其实。

  报道中还提到,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手不释卷》插图中,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据桌读书,手持卷页之书,与史实不符。找来正在教学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98页(2004年第9版,2012年第10次印刷),却始终找不到这张图,只有一幅古代竹简的照片,不知道刘教授看的是哪一年的陈旧版本。如果是认真的纠错,为什么不找来教学中正在使用的最新最近的版本进行“质对”呢?如果编辑们早就对此进行了自行纠正,刘教授这种“马后炮”的纠错,除了引起不明真相的网友哗然,还有什么实际效应呢?

  还有,报道说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西门豹》插图中,有一位战国初年的年轻女性手捧托盘,盘中放着一串葡萄,而葡萄当时还没有传入内地,故有“穿帮”嫌疑。但依我看,仅凭盘中一堆水果中模糊有几颗形似“葡萄”之物,就断然“定罪”有失公允。世间与“葡萄”类似的水果还有不少,该课文中也从来没有明文交代盘中放着的是一串葡萄,刘教授何以上来就一口咬定呢?试问,这种先入为主的所谓学术质疑,自身都并不严谨,又何以服人服众?

  笔者认为,若是实质性的硬伤编辑出版机构毫无疑问应立刻修正,但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对教科书中小瑕疵一味“吹毛求疵”,挥舞着“误人子弟”“祸国殃民”的大棒,且不说有把教科书放在可以解决所有教育问题这个不切实际的“高位”上,也有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能力的普遍质疑,更造成媒体等公共舆论空间的无谓浪费,这种利用公众围观的心态,混淆判断的行为实在不值得提倡。(文/杨卓)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