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两种高考需要一样对待

2014年03月24日 13:53 来源:郑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3月23日《新京报》)

  最早听到“两种高考”的说法,是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建议:实行两种高考,一种是普通高等院校,一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当时这个建议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而且也没有多少后续新闻。现在教育部宣布即将实行“两种高考”,这意味着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事先没有充分讨论,甚至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来得突兀了一点。

  目前的高考模式,是所有学生都同一份试卷。可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及学生未来工作去向,都有所不同;而且学生的实际不同,有的学生文化成绩很好,有的学生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不错。这也意味着,在“全国一张卷”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招生无法体现区分度,一方面,有意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一定能在普通高考中胜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的学生能力,又很难通过考试体现出来。

  人才需求趋于多元化,人才选拔方法和培养机制应当多元化。有着这样的背景,“两种高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现出来。因此,虽然这个消息来得突然,但舆论还是“高抬贵手”,从过程直接绕到了结果,成了新方案的拥趸。“两种高考”值得期待,但是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恐怕未必。

  纪宝成曾经提及,因为社会观念对高职的偏见,导致目前我国高级技工等人才大量缺乏。在这个文凭决定一切的时代,相对于高校生,高职生不仅没面子没地位,而且事实上也没有多少前途。鲁昕表示:“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而这三种人,并不符合当下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和向往。这也是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所担心的,考生和家长可能会认为只参加技能型高考,是件丢面子的事。

  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考虑现实的掣肘。未来的两种高考,很可能被人以“大高考”“小高考”区分。中职、职中的在读生,情况可能好一些,但那些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愿不愿意放弃读普通高校的希望,会不会直接选择“小高考”?这里的关键就是把两种高考、两种学生,予以同样的尊重,让他们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比如,瑞士不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象,原因很简单,在瑞士,职校生也有前途,学徒工也能当上总裁。瑞士的世界著名包装机械企业博思特公司,在1947年就创办了自己的学徒工学校,博思特公司的几任总裁和大多数中层领导人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

  两种高考需要一样对待。这里的同样对待,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特别是国家性的政策上,应该对两种高考、两种学生同样尊重。拿公务员考试来说,有没有必要把文凭门槛设置得那么高?如果把底线文凭设定为大专,让职校生也有机会,这对于转变社会观念肯定有所裨益。

  毛建国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