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讲师一路抄到教授”值得称奇吗?

2014年04月30日 15:44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一名大学教师,从教21年,10篇论文被指抄袭,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了教授,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近日,这则举报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世友论文“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的网帖,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量关注。

  高校论文生态如斯,“从讲师一路抄到教授”又有什么值得拍案称奇的呢?当事人是否“从讲师一路抄到教授”,这固然有待权威部门阖棺定论,但就眼下的细节而言,恐怕公道早在人心。譬如一篇含摘要在内约4600字的论文,至少九成的语句,都是在人家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删除或换用了个别字词,且多处语句完全相同。又譬如另一篇约6000字的论文,与参考文献完全无关的原创内容,大约不到1000字。当事人的解释令人哑然,“真是10年前标准不一样”,或者是“没有公开发表,不构成抄不抄袭的问题”。这样的辩白,还不如说是来自火星的都教授干的来得有趣。

  一分为二地看,中国论文数量全球领先,自然是科技软实力的彰显,但不得不说的是,科研评估体系也确实起到了“打鸡血”的作用——要不是为了晋升、为了急功近利博名利,哪来这种“论文劳动力密集型”的批量产出态势。就譬如当事人张教授,要不是一沓疑似抄袭论文支撑着,他又怎可能“身兼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委会评审专家、重庆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角色”?

  比抄袭论文更更怕的是:真正有点科研潜质的人才,为什么不得不靠抄袭论文步步为营?学术失范已经是个老话题了,更值得反思的,还有逼人抄论文的知识分子晋级等机制。这些东西不转身,净化学术论文领域终究不过是一声呓语。一句话,抄论文者固然需要批判,但逼着大家都去抄的制度,更应检点变革。(邓海建)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