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幼升小凌晨4点排队”折射教育之痛

2014年06月17日 11:13 来源:郑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北京市“幼升小”适龄儿童信息审核的第一天,众多家长手持房产证、户口本等材料到相应片区的小学参加报名,有些家长怕错过信息审核,凌晨4点就到学校排队。(6月15日《新京报》)

  家长凌晨4点排队,足见教育资源的匮乏。据报道,原东城区花市小学今年报名人数预计达180名,而招生计划只有90人。尽管按照政策,小学都是“就近免试入学”,但面对“供过于求”的生源,“择优录取”也就不可避免。试问在“录取率”只有50%的情况下,哪个家长能不急?

  为什么不扩招呢?学校的说法是“太多了保证不了教学质量”。这话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一者,小学是义务教育,保证每个适龄孩子的受教育权,应该是第一位的。二者,扩招之后,只要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落到实处,又如何“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除了教育资源匮乏外,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也是“幼升小”难的重要原因。笔者一直很奇怪,一样的公办小学,一样的义务教育,为什么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有人说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然而历史就可以坚不可摧吗?试问把一所差点的小学变成好点的小学有多难?无非是师资和硬件的改善而已,说白了也就是肯不肯增加教育投入的问题。

  尽管教育部门每年都“严禁择校”,然而无论多“严”的规定,“择校”依然成风。原因很简单:只要学校有优劣之分,就有了家长的权衡和博弈,就有了权力寻租和金钱交易的空间。

  “幼升小”之难不仅在北京发生,在全国大多数城市也都年年上演。当一个父亲凌晨4点起床,不是看世界杯,不是为享受父亲节的喜悦,而是为孩子上小学奔波劳顿,其实是折射了教育之痛。(赵勇锋)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