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考改革:一根蜡烛两头点

2014年07月07日 13:5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7月6日,“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的大学录取终于有了着落。根据两人的意愿,以及综合考虑考生单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江西省高招委决定两人分别被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录取。

  之前两位少年英雄的高考录取问题,曾引发过争议。有舆论认为,虽然教育离不开道德的支撑,高考的功能还在于通过书面考试选拔人才,这个基本功能不应被替代。目前正在推行的“高考加分瘦身”措施,也正是在恢复高考的本义。另一方面,有舆论认为,少年英雄在高考前夕面对歹徒挺身而出,交上了一份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生答卷。我们一直提倡大学多元化录取,为什么不能让大学按自身的标准自主录取少年英雄?为什么只能按高考分数录取?

  还有一则与此相关的新闻。7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试行招生制度改革,在综合评价体系中,高考成绩只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这意味着分数不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

  这则“高考成绩只占总成绩60%”的新闻,引发舆论一片哗然。先得澄清一下,上海交大的这次改革,只适用属提前批次的“工科试验班类招生”,并不针对所有考生。但饶是如此,还是引发极大争议,公众担心如果不按高考成绩的硬指标来录取,而是用口径更为灵活的“综合素质测试”等作为录取标准,那么就可能让有权有势者上下其手,让高招改革沦为藏污纳垢所在。

  公众的焦虑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就在今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其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一方面,公众强烈呼吁高考改革,避免一考定终生,政府应当放权让学校自主选拔堪造之才;另一方面,公众又对高考分数的“客观公正性”如此执着,任何不百分之百地以高考分数为标准的录取改革,都会陷入公信危机。这形成目前高考的两难困境,高考改革这一根蜡烛被两头点燃,从两个方向上压缩着目前高考改革的空间。

  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不是改革本身错了,而是改革不彻底,会把两个方向上的弊端集中于一身。高考也是如此,建立“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不容动摇。目前之所以公众对于多元化录取不买账,关键在于高校的自主招生过程不透明、不阳光,缺乏可以监督的客观标准,给本来弹性就很大的多元化录取,蒙上一层灰色阴影。因此,还是要用改革来解决改革不彻底的问题。教育系统要用阳光透明、可监督的高校多元化录取程序,实现与民间观念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逐渐破除公众对考分的迷信。

  (沈彬)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