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大学社会实践亟需“去功利化”

2014年07月25日 11:11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可以变成围裙的环保袋很时尚,但没有测算负重率,也没考虑到防火安全性;纽扣废料制成的吊灯概念很好,却无法批量生产,也解决不了二次污染问题——昨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一场大学生设计成果展上,评委们感慨:大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成果远离现实生活与市场需求,与国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很重要的一个平台就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本该有两层用意:一方面,企业的需求可以引导高校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人才智力资源等也可对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升级起到助推。本来是一种互利双赢的选择,但实际操作中,不少校企合作却有浮于形式、纸上谈兵之嫌,学生是否能真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的创新资源是否真正与企业产品应用相结合,这些都难以保证。这次设计展上,学生设计作品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就是一个例子。一位担任评委的温州某高校党委书记借用了热映电影《小时代》做比喻,来形容台湾与大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差异。他说,若以设计与创新为逻辑进行考量的话,台湾学生的实践经历了模仿为主的“山寨”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大陆学生的实践可能还处在“山寨”时代。

  徒具概念形式,没有实用价值的社会实践成果,反映了大学生动手能力的缺失,其根源却是大学与企业对待社会实践的急功近利。有些企业认为社会实践是帮着高校带“徒弟”,白白给自己增加负担,在实践中,仅仅是让学生来转一转,看一看,却没有想到,这其实是引进高校创新技术,优化自身人才团队的一个有益途径;而一些大学,也只是把企业看作是“推销”毕业生的社会资源,把社会实践看作是给学生就业加上一块“砝码”,采取“放鸭子”的办法,盖个章、填个表,将来找工作时就显得有了“实践资历”。不得不说,正是这样一种短浅的目光,急功近利的心态,让社会实践这个本该极有价值的“校外课堂”变了味。

  国外很多知名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的社会实践,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渗透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上,带队的高校老师、企业的研发人员,和参与实践的大学生组建成项目团队,长期围绕某一课题进行攻关,实现了教学、应用、创新一体,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这样的方式值得我们一些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借鉴。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深度互补,这样的社会实践方式,才能带来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结合,带来产学研资源更加紧密的融合。(刘大山)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