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不要回避明星吸毒这个话题

2014年08月22日 09: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提到,中小学生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有一些专家认为,中小学生碰到毒品的可能性很小,不必提“远离毒品”。这只是专家们的臆想。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竟高达77%,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

  另外,即便中小学生接触毒品的可能性小(相对于其他安全事件而言),但他们接触涉毒新闻事件、涉毒明星的机会却很多,了解毒品的危害,形成远离毒品的意识,对他们健康成长很重要。

  最近接连传出明星涉嫌吸毒的丑闻,就再次说明这一点。考虑到这些明星有大量未成年铁杆“骨灰级”“粉丝”,比如人气偶像柯震东的“粉丝”数高达3000多万,因此,社会在反思娱乐圈的问题,帮助明星们认识吸毒的错误的同时,有必要关注明星吸毒对未成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虽然表面上看,明星吸毒被抓,对其“粉丝”也是教育,应该以明星的错误行为为戒,认识到吸毒的危害。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明星的巨大影响力,加之未成年学生缺乏正确的判断,很可能效仿明星,这正如柯震东经纪公司发表的声明所说,“做出错误的行为,最坏的示范”。

  在所有“粉丝”中,不乏对此有清醒认识者,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粉丝”,心切地维护偶像的形象,并为其吸毒行为辩护,甚至有“粉丝”留言称,要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偶像的支持——有的自称“脑残”的“粉丝”,会把自己做和偶像一样的事,视为对偶像的支持,把其作为在“粉丝”群体中“炫耀”的资本。就如现今的娱乐圈,据传流行着“吸毒是一种时尚”的观念。明星的行为,无疑辜负了“粉丝”的厚爱,而“粉丝”盲目的爱,则可能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明星需要以诚恳的态度及时认错,并引导自己的“粉丝”群体远离毒品。在这方面,有的涉毒明星做得并不好,比如在刚出事时,其本人和所属经纪公司认错态度很好,公开致歉。但不久之后,或为重新树立形象,其本人和所在经纪公司均为其行为“洗白”,说什么“年少轻狂”,“是人都会犯错”,“犯错不要紧只要改了就好”——错就是错,不能为犯错找借口,犯了错,不能一棍子打死,自暴自弃,可是却不能以“是人都会犯错”来掩饰错误,应该告诉所有人,要以自己为戒,不犯这样的错误。

  明星接连涉嫌吸毒,学校和家庭对此不要采取回避的态度,应及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说,你看明星吸毒出事,你千万不能碰毒品。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涉毒明星,当年他们的父母也曾嘱咐他们不能碰毒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包括引导他们不盲目“追星”。

  这就要给学生健全的生活教育,尤其需要父母花更多精力,与孩子共同生活,平等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所想,陪伴孩子成长。我国的问题青少年,包括网瘾、涉毒、性犯罪等问题,都与教育缺失有关。很多孩子虽然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但在成长中精神世界是缺失的,当他们独立生活后,由于精神的空虚和内心的失落,抵抗不住周围的诱惑,甚至主动寻求刺激。

  马上要迎来新学年,希望学校教育不要回避明星吸毒这个话题,可以采取主题活动的方式,让所有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进而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围绕明星吸毒的各种纷争,包括社会舆论中存在的吸毒是个体自由、吸毒合法化等观念,帮助青少年树立起对吸毒的正确的认知。(熊丙奇)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