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大学实习方式也需与时俱进

2014年09月05日 10:5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马立明

  很多年来,由于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稀缺性与长期垄断,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因此校方(院方)的管理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双方之间几乎没有磋商机制。从招生到分配专业,再到课程管理,每一环节都是学校说了算,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空间。在笔者求学那个年代,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个高校都不少见。现在,90后这新一代大学生,从成长环境、经历上都与前辈们完全不同。

  最近,几位大四学生向报社投诉他们所在的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由于这几位学生没有按要求随学院一起参观华为中兴,因此被批为“实习成绩不及格”。而实习成绩不及格,意味着他们很难如期获得学位证书。

  实习课程为必修科目之一,大多学校都如此规定,不参加实习自然没有成绩。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有媒体质疑实习的质量:由于华为、中兴跟华工私下有协议,实习是招聘的一部分,而华为中兴在那里举行的是“宣讲会”,有学生表示“并没有学到东西”。但笔者认为,这个指责并不成立,华为、中兴作为本土企业的佼佼者,成为大学本科生的实习单位完全够格。个别学生说在宣讲会学不到东西,也不能代表大部分学生的看法。因此,从大方面来讲,学校的安排并没有问题。这规定不能算是“霸王条款”。

  不过,若仔细看整个实习的通知过程,便会发现院方在具体细节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9月3日的实习,8月底才通知,让很多身在异地求职、实习的学生措手不及。同时,院方表态强硬,对于学生的请假要求并不受理。还有学生指出,实习的安排也有点哭笑不得,比如明明在深圳的同学,还需先到学校(广州)集合,再统一出发去深圳。正是一些小步骤没有处理好,使得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却导致了师生间的对立。在这个环节眼上,院方的做法稍显简单,缺乏人性化的操作,与学生也没有很好地沟通。而且,院方还刺到了学生们的痛处——延发毕业证对学生来讲是难以接受的。

  此次实习风波,其实只是很小的事,但反映了传统的学校—学生关系有些习惯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时代。很多年来,由于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稀缺性与长期垄断,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因此校方(院方)的管理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双方之间几乎没有磋商机制。从招生到分配专业,再到课程管理,每一环节都是学校说了算,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空间。笔者认识一个大学生考上了广东一重点大学,却与报考的专业擦肩而过,分配到了一个没有报考的、八竿子打不着的冷门专业。他花了好长时间试图转专业,都遭到了校方的严词拒绝——“要么老实上课,要么你就退学”。最后他只能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度过了大学四年。在笔者求学那个年代,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个高校都不少见。

  现在,90后这新一代大学生,从成长环境、经历上都与前辈们完全不同,他们更希望建构一种新型的、更人性化的、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很多授课老师由于在教育界的前沿,意识到了这方面的变化,也逐步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但在学校管理者这一块,还没有完全跟上,以往僵化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得到充分改善。以往似乎顺理成章的传统学校-学生关系,并不能得到这一代大学生的认可。尤其是当以发毕业证相要挟之时,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抵触情绪。在这个情况下,学校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教化学生,要么改变自己。显然,当今学生思维模式重新与我们那个年代看齐是不可能的事,学校只能自己调整,与时俱进。

  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其实是高校改革的重要部分。至少,在各种行政指令面前,华工几位学生已经表达了不适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将积极开展试点。这说明,我们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还将更大力度推进,更多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学者服务的意识,才能在教学科研水平上达到更高水平。

  (作者为资深评论员、政治学博士)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