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高考改革应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与学生选择权

2014年09月05日 15:2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按照本次高考改革的路线图,全国高考改革于2017年全面推进,2020年完成,而高校自主招生在2015年即有明显变化,直接面对现在的高三学生。对此,有网络点评“严管自主招生,无疑也是为了减少其中猫腻”,也有考生在网上询问“明年自主招生该怎么考啊,会减少名额吗”。

  “取消联考”+“严控规模”,高考改革是在限制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吗?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恰恰相反,高考改革应为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服务。

  自主招生改革意义重大

  “很多人将眼睛盯在高考改革后考什么,怎么考,还是强调分数。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高考改革的核心是录取制度的改革,如果录取制度不改革,仅在考试科目上改革,那意义是不大的。而录取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自主招生改革上。”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上海已有8所学校自主招生,像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是自主招生深度改革的试点。此次高考改革,上海先行先试,要在自主招生方面有更进一步、更大的作为,包括能够探索出真正的自主招生模式,实行学生学校的双向互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这样可能对于整个未来国家推进考试招生规律的改革具有比较大的价值。

  熊丙奇说,希望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能给学生这样一个引导,即今后肯定不会再用单一的分数选拔和评价学生,学生要改变“分数至上”的观点,家长应该更多关心学生个性和兴趣上的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不能只围绕分数来学习。

  新改革模式已初露端倪

  2015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昔日“北约”“华约”之类的联盟考试将退出;复旦大学去年底曾宣布,2015年上海自主招生中,将试点引入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代笔试,凡参加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的上海考生,将不再参加“复旦水平测试”。而今,自主招生均要在高考后举行,并参考高考成绩,复旦初定的方案也将重新修订。

  不过,一种新的自主招生改革模式初露端倪,受各方热议。今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推出一项招生新政:招生时使用“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在高考分数基础上,引入学校自身测评和高中成绩为录取依据。

  上海交大拿出100个实验班名额,先将高考成绩打6折,再采用“学校综合素质考核占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的办法录取这批学生;中科大采用“7+2+1”模式:高考占70%,专家面试占2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占10%;南科大则是“6+3+1”:高考占60%,学校能力测试占30%,高中平时成绩占10%。各校综合素质考核及面试中,学业能力仅是一个方面,学生平时一言一行,均是考察内容,这种“不唯分数论”的选拔,令很多考生心动。本报记者 张炯强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