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越界行为零容忍是重建和保持师德关键

2014年10月16日 11:24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对逾越师德边界的行为应当零容忍

  今年7月10日,网名为“青春大篷车”的账号发布微博称,厦门大学博导吴春明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近日,当事女生接受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节目采访,称曾被迫与吴三次开房,向学院反映情况无果。厦门大学10月14日晚间发布《关于对吴春明处理情况的通报》,现查明,吴春明与一名女研究生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并对另一名女研究生有性骚扰行为。经研究,决定给予吴春明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处分。(10月15日《现代金报》)

  每次,关于高校教师的丑闻被曝光后,当事人或一些人似乎总能找到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比如,厦门大学博导诱奸女学生,从其所发短信看,他可以把这种骚扰看成是一种喜欢,而有些人也会把这种骚扰看成是一种盛行的权色交易。既然,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在高校教师身上出现也就正常不过。再比如,川美副教授所谓的“性骚扰”女生。在回应舆论之时,当事人会把这种外人看来的“骚扰”看成是一种带学生的独特方式,并认定即便是与女生亲密接触了,这也是一种师德以外的生活。因为,自己已经退休,而且是单身老男人。更为吊诡的是,这两起事件发生后,都有学生或同行在某种程度上予以声援,似乎这两名教师都是被冤枉的。

  诚然,一些时候,不良风气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明规则;诚然,高校也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社会法则在高校也越来越多地体现。但一个必须厘清的价值判断是,师德模糊是不该被容忍和接受的。如果师德模糊,教师的价值观必然模糊,他们在教书育人时,就无法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就无法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即使这样的教师再优秀,他们也只是可能误人子弟的教书匠,他们的言行甚至会起到反面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接受错误的价值观,或摧毁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当然,师德模糊后行为就会失范,就会做出有损学生利益,对学生进行侵害的事情,这无疑会加剧学生的认知模糊,动摇学生的价值取向,并对学生产生实质伤害。

  即便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反感,甚至迎合上去,这样的事情也不能接受。有人也许会替被曝光的教师叫屈,说如今的学生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勤奋好学,一些想走捷径的学生早就熟稔了社会通用的那些潜规则,正是因为学生的变化才导致了教师的变化。这无异于在推卸责任、混淆问题。一方面,即便学生有了这样的变化,教师也应该洁身自好,也应该坚守师德的边界和底线,他们不该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师德的一些边界是恒定的,并不该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内容恒定的师德才是真实的,才能真正让人感觉到,才能成为一种教师的资格和魅力。不能说因为学生变了,教师就可以变脸——在有些学生面前人模狗样,在有些学生面前男盗女娼。

  最近,高校的朋友常常开一个玩笑:如果再爆出几个师德的丑闻,高校教师恐怕就会成为又一个声誉扫地的群体。如此说,似乎有夸张之嫌,但毕竟算不上危言耸听。如果师德的模糊是普遍的,如果对师德模糊没有零容忍的态度,再多几个类似的个案,社会恐怕真的就会对高校教师“冷眼相看”了。因此,边界必须厘清,底线必须坚持,对师德失范的零容忍才是重建和保持师德的关键。 □李劭强

【编辑:高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