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科研腐败 课题制度需反思

2014年10月20日 15:14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4起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纪典型案件。近些年,类似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一些教授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简单归咎于教师,恐怕并不全面。

  现在,课题数量和课题经费规模已经成为各学术科研单位的重要评价指标,也几乎成为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在重视科研投入的指导思想下,各级部门在课题经费投入上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有的文科课题,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不可否认,不少课题研究实际上也就是写一个课题报告,或者是写几篇论文并发表。而一些课题内容的空洞,也决定了完成该课题其实不用花什么经费。

  另一方面,课题研究主体又不能长期不用那些课题经费,因为课题发布部门还要检查经费的使用,课题经费没有使用或者使用不多,会被认为是课题研究没有尽力、没有到位的表现。所以课题研究者常常要花心思去考虑怎么“使用”课题经费。由于目前的课题经费结构中,研究者的劳务费用占比非常小,经费只能用于差旅费、会议费、资料费、设备费等,于是,课题研究者便经常找发票去课题经费中报销,这其中就难免发生课题经费的挪用。

  因此,对于目前的学术课题制度,有必要反思和改进。第一,过分推崇课题研究会真正有效地推动学术研究吗?课题是科研考核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指标吗?有的科研内容适合课题招标的形式,但不应泛化。课题不是学术研究的唯一承载体。第二,对科研和学术的重视,不一定通过课题经费的快速增长来实现。重奖已经发表的优秀学术成果,或者实实在在地增加学术研究人员的可支配收入等均是重要途径。第三,课题经费中应该大大增加研究者的劳务费用比重。这样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免去目前阶段一些课题经费的无奈挪用。实际上,在许多国家,课题经费结构中的劳务费用是较高的,这值得我们借鉴。

  (叶德磊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编辑:叶攀】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