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省“两会”提案:让学生假期实践有所作为

2015年01月22日 09:27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参与互动()

  兰州晨报征集的“民间一号提案”引起各方关注,专家建议——

  多方对接,让学生假期实践“有所作为”

  1月21日,兰州晨报“省两会直通车”征集到的“民间一号提案”——“别让中小学生假期实践沦为‘盖章作业’”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各方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纷纷提出愿望和建议:孩子和家长都不希望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他们都期待新颖多样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专家为此建议:开展好中小学生假期实践活动需要教育部门、社区、家长的有效结合,形成良好的沟通对接。

  家长:希望更多单位敞开大门

  “假期社会实践太没意思了,不是打扫卫生就是听讲座,安全讲座里的好多内容平时我们学校都讲过。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我才不去参加呢。”今年读初二的王同学说起假期社会实践有不少抱怨,“我们同学的社会实践基本都是这样的,到后来我们都不愿意去了。有的同学都不参加直接盖了章,太没有意义了。”说起同学们所期待的社会实践,他说:“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过,社会实践就应该是干一些学校和平时干不了的事情。有的同学想去图书馆帮忙整理书架,有的想去福利院做义工,我特别想去博物馆当个小讲解员。我觉得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让我们学会思考、体验生活。”

  孩子有抱怨有期待,家长也是如此。“今天看了你们的报道,我深有感触。”21日一大早,市民张女士就打进本报新闻热线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做家长的挺希望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开阔眼界、了解和认识社会,得到全方面发展。”她说,“孩子第一次从学校拿回社会实践表说学校要求去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我就去了解了一下,发现不是听讲座就是打扫卫生之类的,孩子参加一两次就没了兴趣。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买菜算账、带他去周边农村看看玩玩丰富假期生活。”说到这些,张女士很是无奈,“真的不希望中小学生假期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我希望有更多合适的单位向孩子们敞开大门,比如博物馆、图书馆、福利院以及一些企业等单位,不要让我们四处碰壁,让孩子们有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张女士,还有不少家长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教育部门:别把实践活动拘泥于社区

  实际上,兰州市教育局对中小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文体性活动、社区服务性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等四个方面。其中,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行确定或由教师提供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或项目,利用假期时间,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进行的学习活动,全市中小学与校外科研机构和科普单位共建有30个科普教育基地,要求学校与实践基地密切联系,确定假期对学生开放的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到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和实践;文体性活动是学生利用假期前往少儿活动中心等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兰州市的校外少年活动中心在假期均向学生开放,城区有兰州市少儿活动中心,县区有借助中国福利彩票在西固区、红古区、皋兰县、榆中县、永登县建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类、文化艺术活动类、体育健康活动类、游艺娱乐活动类等几十种活动;社区服务性活动是学生在假期中参与社区和社会的体验性、服务性或公益性的实践活动,开展以社会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是学生在工厂、农村以及家庭等地点参加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按照这样的要求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似乎可选择的范围很广,但从记者连日来采访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兰州市中小学校假期给学生们布置的社会实践任务一般倡导学生在所居住社区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他三个方面却很少涉及。

  专家建议:要形成有效沟通对接机制

  尽管教育部门对假期社会实践有详尽的要求,但在实际中仍存在实践渠道少、项目匮乏、依赖社区出现“盖章作业”等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教师坦言,目前中小学生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缺少系统规范,学校几乎都要求学生去就近社区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出于相对安全省事、便于评价管理等方面的考虑。但社区工作人员并没有教育经验,再加上日常工作繁杂精力投入不足,使得有些活动不适合孩子参加,也不可能提供完全符合学生需求的实践活动,就出现了不少社区不愿搞活动、学生不愿参加活动的情况,也因此出现了家长和社区联合“作假”,让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成了“盖章作业”。加上政府、学校与科研机构、科普单位等相关单位缺少充分的沟通对接机制,这些单位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规模等并不掌握,难以统一安排,单个零散的社会实践操作起来也不现实,安排社会实践方面存在难度,教育部门安排的其他三方面实践内容也似乎陷入形同虚设的尴尬。

  如何避免中小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一些教育专家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孩子认识和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开展好这项活动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有效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沟通对接。政府要大力支持和投入,制定相应方案从制度上规范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因地制宜建立更多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与博物馆、图书馆、福利院、企业等联合开展定点合作,尝试提供一些供孩子体验的力所能及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公益、规范、安全的实践平台;学校也应跳出社区实践的“圈子”,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具体的社会实践目标,加强与实践单位的沟通联系,让学生在假期中的社会实践真正“有所作为”,开学后老师还可以在班级里交流实践心得等,让孩子们分享彼此的收获,起到鼓励和监督的作用。家长也要转变对社会实践的看法,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据兰州晨报)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