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提前返校过情人节 自制礼物巧克力藏银戒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提前返校过情人节 自制礼物巧克力藏银戒指
2009年02月13日 15:19 来源:云南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速读

  离新学期开学还有几天时间,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学生杜凯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早早便从家乡西安赶回学校。他的目的很简单,要和女友一起度过一年一次的情人节。

  玫瑰花香开始飘荡在大学校园附近。明天就是情人节了,记者昨天走访昆明部分高校发现,为了和恋人共度情人节,不少大学生已提前返校,期待着属于自己的浪漫时光。

  提前返校:校园飘起玫瑰花香

  寒假还没结束,杜凯便早早地订好返回昆明的火车票,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后,终于在情人节的前两天赶回学校,见到了分别一个多月的女友。“因为面临着毕业,这可能是我和女朋友最后一个在大学里度过的情人节了,所以彼此都特别珍惜,即使父母不同意也顾不上了。”

  和杜凯一样早早返校过节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记者走访了解到,为了和恋人共度情人节,不少大学生已提前返校,期待着属于自己的浪漫时光。尽管一些高校附近大部分商店还未开始营业,不过仍有部分水吧、咖啡屋打出了情人节特价的招牌。云南民族大学附近一家花店,还打出了“送她一枝花吧,哪怕不是情人”的煽情招牌。

  昆明某高校大学生小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宿舍,6个同学中已有4人提前返校,目的都一样,和女朋友一起度过情人节。“今年的情人节怎么过?”已成为这些同学之间的热门话题。

  分隔两地:情侣相约瘦西湖

  小李在昆明上大学,男友小殷则在北京上大学,两人已相恋两年。由于小殷开学比较早,而小李开学则较晚,为了将路上的时间缩短,让这个节日更加私密,他们特地选择在两座城市之外的第三城——扬州相会。

  “我们打算在瘦西湖畔度过一个浪漫的情人节,晚上我们还可以一起赏花灯,好期待啊!”小李激动地说。至于花费,小李表示一切从简。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远在北京的小殷,学建筑专业的小殷表示,他将在情人节当天送女友一个自制的别墅模型,“别墅模型有着为你挡风挡雨的寓意,希望女友收到礼物后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小殷说,虽然别墅模型是用塑料泡沫做的,价钱便宜,却饱含自己对女友的一番真情。

  和小李一样,云南财经大学学生亚涛(化名)的女朋友也远在兰州。“不能一起过情人节,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已经给对方邮寄了礼物,心意都表达了。”

  自制礼物:巧克力中包戒指

  今年的2月14日对于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小杨意义非凡。去年的情人节,小杨与女友相识并相恋,因此,今年小杨决定送女友一件特别的礼物。

  小杨来自农村,家境并不宽裕。“过情人节,我觉得自己最多能承受200元的花销。”小杨认为,送玫瑰、送巧克力、吃烛光晚餐都没创意,所以他决定自己来DIY情人节礼物:送女友一枚小小的银戒指。

  “我买了一块心形巧克力,先用电磁炉把巧克力加热,待巧克力软化后把戒指放在巧克力里,然后把巧克力包装好送给女友。”小杨透露了自己策划已久的想法。小杨坦言,自己与女友相识相恋在第一个情人节,并将在第二个情人节许下爱的誓言,现在他最期待的是明年的第三个情人节,他希望这枚小小的戒指能让女友毕业后就嫁给他。

  相比这个创意,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的小瓯则打算在情人节当天,和女朋友在家煮火锅吃,过一个既实惠又浪漫的节日。

  一网情深:手写一封纯真情书

  云南大学大一学生普普和女友相识相恋在QQ里。“第一次遇见时,我们一聊就是5个多小时,直至深夜,之后我们每天都上网见面。”但两人却始终未曾见面。

  犹豫再三,普普终于下定决心与这位网上女友在情人节当天见面。“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希望每个人都认真对待感情,都可以收获甜蜜和幸福。”普普透露,自己准备在情人节当天和这位网上女友做一个正式告白,并带她去吃一些昆明小吃,比如麻辣洋芋和棉花糖等小食品。同时,他还将准备好一封手写的情书,给对方一个小小惊喜,重拾一下纯真年代。“因为学生也没什么钱,花费最好不超过300元。”普普说。

  相关新闻:专家建议大学生应理性消费

  云南大学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张满堂教授认为,大学生恋爱也是正常交往,家长和校方都无须太多干预和紧张。“我们应遵循自然,顺势引导。大学生都已经成年,应该给他们空间。”

  张满堂建议,大学生提前回到校园后,可关注一下今年的就业情况,“谈恋爱可以,但未来是最重要的”。同时,可抽空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选择自己的薄弱环节,借机充电,提升自我素质。张满堂还建议,过洋节的同时,无论是买礼物,还是送玫瑰花等,大学生都应合理、理性消费,不应过于奢侈、浪费。(来源:春城晚报 刘超 李凌霄 邬可洋 乔雪)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