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未果,父母唠叨 毕业生最后一个寒假"好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求职未果,父母唠叨 毕业生最后一个寒假"好累"
2009年02月18日 15:00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身在家中,心在职场

  高校即将开学,大学生们又陆续回到了学校。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很多今年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都感觉这个寒假过得很累———心里累。虽然放假了,身在家中,但面临毕业,工作还没有头绪,心里却一直想着求职的事情,压力好大。

  找工未果,难耐父母唠叨

  “放假之前投出去很多简历,还没有回应,寒假中,总有亲戚问起就业的事情,好尴尬。开始父母还帮着打圆场,后来他们也开始唠叨了!”广东教育学院大四生阿宇很无奈,这个寒假几乎可以用“煎熬”一词来形容。父母都是农村人,对他的就业也帮不上什么忙。看着儿子一直没有落实到就业意向,他们心里很着急。本来,阿宇打算今年借助考研,“躲一躲”这个就业寒冬,但感觉考得很不理想。考试完,他自己基本上也放弃了。

  “家人也不太懂找工作的事情,听说有证容易一些,便督促着我去报名考证,计算机、会计师、报关员等,都催着去报名试一试。”阿宇苦笑着,他心里的苦没处诉,只能逼迫自己静下心来,修改简历,看看书,为春节后的招聘高潮最准备。

  阿宇说,他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大学的最后一个假期都不太好过。有的本来希望寒假中到家乡找找就业机会,但是逛了一圈,大多空手而回。

  家里难呆,返校寻找机会

  中大新闻系的阿锋,大半年来都在为就业奔波。参加了很多招聘会,放假前还去参加了珠海一个媒体笔试,可惜没有通过。准备回家过年了,他还忙着广州一家商业网站采编岗位的面试。

  心里老想着找工作的事情,本来23日才正式开学,阿锋8号就回校了。“也要做点准备,这个月底,招聘会的高潮又要到了。”找工作不容易,他的同学现在都不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挑三拣四了。阿锋说,寒假中家里人还在给他灌输“老思想”,说国营单位有保障,一定要设法进大单位。找工作的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现在对阿锋来说,家人的建议只能是参考,具体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只能看机会。“最理想的当然是找到对口而且感兴趣的工作,至于待遇如何,只能以后再考虑了!”

  近日,虽然很多大学还没开学,但校园里学生的身影越来越多了。还有不少“西装革履”,手里拿着简历,脚步匆匆出入各人才市场。虽然目前针对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还没开场,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抱着这种想法的同学已经开始到处找机会了。

  多头准备,日程安排好满

  马上就是毕业前的就业冲刺了,现在情况如何还很难预料,只能多头准备。许多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寒假中安排比较满,都是围着就业转。“除了大年初一到亲戚家拜年外,其他几天都憋在家里,准备简历,还要复习迎接下一轮公务员考试。”广州大学一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寒假日程表,申论联系、行测习题、面试培训等等,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每天的各时间段上。“这个寒假,过得一点都不轻松!”

  广州大学的阿珣正在为留学做准备。春节后阿珣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申请工作中。“这个寒假过得有点苦闷,要请很多人帮忙改PS。”阿珣选择了香港中大、城大和浸会三所学校传媒专业的授课型学位。现在,她已经向城大和浸会寄出了申请材料,准备这一两天把中大的材料也寄过去。忙完申请,阿珣还要做毕业论文,“现在才只交了个开题报告”。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同学都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一条出路上。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的阿懿已经选择今年秋天到澳大利亚求学。去年10 月,她给四所大学寄送申请材料,目前已经收到了两个Offer,只要补寄雅思成绩就行了。虽然暂时不考虑就业,但为了多积累经验,阿懿在寒假期间还是跑去南方人才市场面试。“现在就业难,几年后也不知会怎么样。” 阿懿说,她要为将来最终就业做准备。

  找到机会,不忘巩固战果

  相比还没有工作意向的多数毕业班大学生来说,广中医毕业生黄武是幸运的。虽然也经历了排长队投简历的煎熬,但总算苦尽甘来,找到一家公司。不过,和许多幸运者一样,对于得来不易的工作机会,黄武很珍惜,去年12月底期末考试结束,他就提前投入了见习。放寒假后他还在该企业忙碌,1月底才回到家,大年初六又离开家回到了广州到公司总部参加培训。大年初七,他又急匆匆飞往河北石家庄分公司,正式开始工作了。

  “面试通过后,公司又刚好到我们学校开宣讲会,招地区经理。” 黄武说,他也赶过去帮忙,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宣讲会让他获得了负责公司河北业务发展的工作。现在的黄武已经是在编人员,只等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和公司签约。“我准备努力工作一两年,争取成为大区域的负责人或销售总监,储备资本,为将来发展打基础。”黄武的职业蓝图已经初具雏形。

  由于工作关系,黄武要留在石家庄。经常在河北全省跑发展业务,一出差就要二十来天,回到石家庄后又要着手招聘业务员,于是鲜少回家。但黄武的家人却十分赞成:“年轻人就该出去闯一闯。”今年就业形势严峻,能这么快找到工作,黄武感觉非常知足,“再艰苦也不怕”。  本报记者 夏杨 实习生 黄文婷 郭梅美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