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学生企业调研获省委书记高度评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广东大学生企业调研获省委书记高度评价
2010年03月15日 09: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林洁 实习生 陈广茂

  “大量的企业转出后,又不足以吸引高附加值企业的入驻,留下的空间利用不足,容易导致‘空心化’”、“广东城镇单位中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高达41.3%,且这些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仅占13%,而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人员则比重过低”、“转移的企业往往对陌生的市场环境感到水土不服,37.2%的企业认为难与当地市场文化融合”……

  以上客观“尖锐”的言辞来自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成果。这份历经半年多完成的《广东“双转移”、“双提升”发展战略调研文集》,近日受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批示:“你们在调研报告中,总结了我省‘双转移’、‘双提升’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体现出较高的调研水平,许多意见和建议都是中肯的,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华南理工大学部分参加调研活动的同学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他们讲述了调研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争议中前行的“腾笼换鸟”

  2008年5月底,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同年9月,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继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政策,当时这个政策备受各方关注,也受到了各种争议。

  社会非常关注广东省各地区的“双转移”实施情况如何,产业结构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带着这些问题,2009年暑假,华工学子展开了针对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实施情况及成效的“‘双转移’战略社会实践调研”。

  调研组组长、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张亿介绍,调研主要分广东“双转移”实施的整体状况,影响“双转移”成效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各地政府、企业、员工对“双转移”的意见和态度等几个部分进行。

  在调研报告中,“75%的转出地存在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是珠三角转出地所面临的头等问题,紧随其后的是“产业链前后联系不明显”、“产业集群处于产业链低端”等。张亿分析,这就提醒广东的高校和大学生们,“双转移”带来了“腾笼换鸟”,从而加大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未来就业的蓝海。

  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转入地,“双转移”效果明显,六成以上的承接转移园都已经形成了主导产业。在转移企业中,接近2/3企业表示经营状况基本良好甚至超过预期。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大多数企业都有超过三成的员工从当地招收。

  调研报告也指出,产业转移工业园问题是“双转移”战略实施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很多工业园没有达到最低的经济运行标准。转入地由于规划不合理,工业园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合作不协调,限制了园区规模的发展,这些导致产业集聚不经济,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外,转入地缺少完备的配套政策,各级政府间沟通不足,后续政策的指引也不到位。

  调研组成员、2007级工商管理学院的陈玲玲说,这些转入地区往往是经济比较落后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如相关政策缺失,资金不足,交通运输不便,医疗存在问题等。而且,转出企业往往会考虑成本问题,如能否顺利完成迁徙、完善薪酬体系、吸引优秀人才等,这些措施往往力度不够。陈玲玲透露,他们访谈过的企业员工一般都表示比较关心自身的利益。如员工随着企业一起转出后,子女的教育、薪酬、劳动合同、福利、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企业怎样来保障自身利益等问题。

  重新审视“双转移”的利弊

  担任这次调研指导老师的工商管理学院陈明教授介绍,此次调研从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直到最后定稿都是学生亲力完成,尽管言辞当中还有一些稚嫩,但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却是很到位,整个过程历时近7个月,可以说凝聚了学生的汗水和心血。

  广东大学生对本省经济的认识有多深?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殷宇歌对“双转移”战略有独特的见解:“广东推进‘双转移’,目的在于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新一轮大发展;推进‘双转移’,目的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跃进;推进‘双转移’,目的在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知道这个调查会很难,但事实上在做时才知道比想象更艰巨!”陈玲玲回忆,去年6月准备设计问卷时,正是紧张复习备考的阶段,调研组成员只好一边熬夜复习,一边搜集资料。

  从设计问卷到撰写报告,实践活动持续半年多,调研队伍全体成员从初步接手任务到收集初级资料、次级资料,最后几乎对每一种文献都能轻易背出名字和出处,同学们经历了从仅仅对“双转移”、“双提升”这两个词语的表面了解到对广东省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剖析撰写的过程。

  行政管理专业大二学生李顺华是广州团队的负责人,由广州市经贸委连线,访问了位于员村、准备转移到湛江市的昊天化工厂,她告诉记者:“我是广州本地人,对化工企业撤离市区是乐见其成的,通过调查得知工厂‘转移’出去不可避免造成部分员工下岗,不由得重新审视‘双转移’的利与弊。”

  法学专业曾亦栋同学带领着17人的学生团队,回到家乡汕头进行访问调查,他们持介绍信找到汕头市双转移建设办公室,在办公室负责人的热情帮助下,成功进入汕头4个大型双转移园区,访问了电子加工、制衣等10多家成功转移企业。“以前我总是觉得汕头经济不发达,与珠三角没法比,通过和企业交流,发现咱们汕头环境好、土地多,还毗邻台湾,有着独立的商业环境,希望‘双转移’战略可以帮助汕头经济继续腾飞!”

  不少调研成员都是返回自己的家乡完成问卷调查,此次调研也让他们对家乡有了重新认识。深圳调研队的张丽琼说:“作为在深圳生活了10多年的大学生,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关注它!”

  对此,调研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如政府要组织和发动针对宏观环境的多层次调研,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以解决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要根据转移的现状采取同步的配套服务,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满足转移企业对于物流、人才培训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关键配套设施的需求;企业要寻找自身与承接地市场环境的契合点,形成与承接地资源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竞争力;以薪酬和福利政策的再设计留住并吸引人才,以培训带动承接地员工素质的提升……

  调研的意外收获:下基层工作

  虽然“双转移”是政府的大事,但大学生们却有了意外收获:找到了未来就业的出路。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蒋金良说,当前大学生找工作普遍存在“大城市情结”。他说,以前有个说法,华工先是变成了“广东”工业大学,之后又变成了“广州”大学。而通过这次调研,不少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广州乃至珠三角之外的广阔前景。

  来自广西的张亿觉得,自己对粤东西北地区一直有错误的认识,认为这些地方相当落后、发展非常缓慢。然而在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他认识到粤东西北地区有着强大的发展后劲。“当我看到转入地和转出地的数据对比,比如GDP增速、产业规模等,这些地区有很多优势是珠三角地区所不具备的。”找工作不能只看现状,也要考虑那些潜力巨大、发展迅猛的地方。他表示,未来就业未必一定就在珠三角。

  与张亿的想法“不谋而合”的还有来自广州的李顺华。虽然身为广州人,但是李顺华表示今后自己并不一定非要留在广州工作。“广州就业压力大,提升空间相对较小。如果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前景好,我也会考虑,锻炼更大!”

  “基层是不错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改变择业观。”2007届土木工程系的王伟龙说,他负责调研的云浮是一个贫穷地区,由于承接了“双转移”的项目,建设好的工业园区非常缺乏人才,“水往低处流,人也可以往‘低处’走,即人才可以去欠发达地区发展,只要当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完善了配套设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去吸引人才。”他认为,大学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实现共赢。

  300学子与省委书记的“约定”

  2009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华南理工大学调研,陈玲玲作为团队代表向汪洋提及他们即将开展的“双转移”战略的调研活动,汪洋书记听了很高兴,叮嘱他们要完成好这个调研,并表示期待他们的调研成果。

  问卷设计和组队立即开始,同年9月在广东省17个地区开展实地调研,今年1月数据整理和撰写报告,华南理工大学300多名学生参与调研,力求深入调研“双转移”战略实施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双转移”、“双提升”战略更好更快地实施提出一些更有建设性的对策。1月20日将11万字的《广东“双转移”、“双提升”发展战略调研文集》呈递汪洋书记。

  让同学们兴奋的是,该校调研团在2月26日收到了汪洋书记的回信,信中对华工学生“双转移”、“双提升”战略的调研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学们在校期间就能想到和做到用自己所学知识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精神难能可贵;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广东当代大学生的希望”。

  自2006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团委利用学生寒暑假返乡之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农村的大型调研活动,主题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返乡农民工”等。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明告诉记者,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了解社会的平台,实践活动让他们对社会多一份沉淀、多一份责任感。

  张亿几乎每个寒暑假都用于社会实践,“在校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既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了思想素质,还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次对‘双转移’战略的调研,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政策的了解。”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