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就业”根源在高教体制缺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被就业”根源在高教体制缺陷
2009年07月29日 15:46 来源:长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新京报》报道,针对“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7月27日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她表示,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极个别情况。

  7 月8日,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截至7月1日统计,今年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7月12日,有毕业生在网络发帖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与一工业公司签订了自己的《就业协议书》,于是“被就业”迅速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这样的信息关联不仅使高校在就业率上的各种造假行为引发了社会普遍愤怒,也加深了公众对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真实性的怀疑。

  尽管我们还无法从已有的信息中获知,在短短的十几天内,教育部是否经过了严格的调查从而得出了“极个别情况”的结论,但无论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情况”,作为社会最光明和高尚的事业,教育上的造假尤其不能被社会所容忍和原谅,更不能被教育管理部门忽略。

  但问题显然不能就此止步。我们必须追问,高校就业率的造假冲动从何而来?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和公布,2003年4月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将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这就意味着,就业率不仅是衡量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还直接与招生指标、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新增学位点审核等方面直接挂钩,而这些决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又紧紧地握在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这也意味着,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无论社会就业形势是冷是热,高校都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上报更高的就业率来争取资源分配,并且造假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别人造假你不造假就吃亏,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尽管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造假当不会比对统计误差更加仁慈,尽管对高校就业率的怀疑并非始于今年,但目前为止,尚没有报道称教育部处理过一起就业率统计误差或造假。

  我们并非是要否认就业率统计的必要性。但从根本上说,高校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时滞性。高校同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良性关系,就在于它必须要通过社会的评判,根据市场的反馈来自主调整招生数量和专业设置。

  目前的现实是,高等教育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掌控在教育主管部门手里,完全依赖行政下达的计划来完成,对高校的评判也基本由教育行政部门完成,社会很难对高校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也难以对高校进行全面监督。这样一来,高校必然只以行政主管部门为迎合对象,不仅丧失了自身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也会磨损了应有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而行政主管部门毕竟人力有限,加之行政部门不举报则不追查的天然消极性,很难对每所高校的数据真实性一一鉴别,这也在客观上为高校造假留下了空间。□本报评论员 李琼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