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要增分不可死记硬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考语文:古诗词要增分不可死记硬背
2010年03月22日 14:57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②

  羊城晚报记者 樊克宁 邓琼

  距离2010年高考还有三个月,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前任与现任二位主任陈建伟、陈建森相遇。华师文学院是广东语文教育的大本营,二陈参与高考语文评卷工作20多年,堪称高考专家。记者见到二陈时,他们作为华师应届教育硕士的答辩委员,正忙着为即将展开的多场学位论文答辩会而作准备。当记者了解到教育硕士中的相当部分人就是带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便想到二陈作为经验丰富的高考评卷专家,会怎样同教育硕士谈语文高考呢?他们对高三老师和考生都有哪些建议呢?我们的话题由此而展开———

  陈建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参与了20多年的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工作,先后任作文和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评卷小组组长。

  为何诗词鉴赏题丢了一半分?

  羊城晚报: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这部分题,学生平均能够拿到多少分?

  陈建森: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共13分,一部分是阅读理解,7分;一部分是默写,6分。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每年几十万考生在该题的平均得分大致是6-7分,基本上在及格的边上。很多考生是在默写上得分,而在阅读理解方面丢分。这说明目前我们的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与学比较注重死记硬背。

  羊城晚报:6-7分对于相当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意味着失去了读更好学校的机会。是不是题目比较难呢?

  陈建森:近年来高考题目中的古典诗词基本上是学生没读过的。中国古典诗词涉及的年代很长,从先秦到清代,作品浩如烟海,中学老师都不可能通读,高中生学习科目多,任务繁重,阅读面更十分有限了。于是我就想到,高考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高中语文老师能不能教给高中生一种本领,当阅读一篇以前从没读过的作品时,高中生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读懂它。这是高考语文对老师和学生分别提出的要求。

  为古诗词鉴赏题增分的方法

  羊城晚报:这个读懂古诗词的方法是什么?

  陈建森:理解和领悟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言、象、意”,是读懂古典诗词的三个步骤。

  羊城晚报:能不能结合你对教育硕士的培训或是对高三学生的辅导,具体说说这三个步骤?

  陈建森:先从言和象的关系入手。学生在诗词中看到的字面上的词,就是“言”。比如马致远《秋思》,里面没有动词,不符合我们现代的语法,几乎是名词的并列。我们要教会学生立即在脑子里把这些名词转换成意象,即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浮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些“象”,看看作家一共使用多少个意象,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通过什么艺术方法组合成意象群。

  然后是理解象和意之间的关系。你将眼中的“言”变成了心中的“象”,脑海中有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图画,即意境,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图画中去悟那个“意”。“枯藤、老树、昏鸦”,全部和时间有关,藤在秋天干枯了;树已经生长有年;还有黄昏中的乌鸦,再联系题目《秋思》一想,你会知道作家写的是傍晚时的秋景,而且是旅途上的秋景。他这么一路走到黄昏,不是要找地方住吗?于是“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句子就来了。那么回头一看,他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古道、西风、瘦马”,全部都是令人感到断肠的景象。他找到归宿了吗?可能没找到。为什么没找到?“断肠人在天涯”嘛。这样由意象组合而成的艺术画面就“活”起来了。老师在这时就应该启发学生思考,作品中哪一个意象是核心意象?核心意象与其它意象之间形成什么关系?从而领悟出作家的情思。

  你想想,他为什么断肠?我这个问就是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的意义。因为失恋?因为事业失败?都有可能。你要真正了解他写诗的动机,这就要了解马致远这个人,通过他所生活的社会去了解他的想法,这就是知人论世。我们知道马致远是元代文士,有坎坷的经历。特别是元蒙入主中原后,作为汉族文士受到了民族歧视,传统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走得不顺畅。元初科举考试停了一段时间,后来虽然恢复了,但是对汉族文士的考试难度要比蒙古文士大得多,题目也多得多,要求也高得多,而录取名额少。所以,他是为自己的前程、理想忧愁而断肠。你通过诗中的意象,与时代环境相结合,那是一个更大的生活图像。这两个“象”结合,就构成了这首诗的“象外之象”。这时,这首诗的完整的境界就出来了,你也就能领悟诗人为什么会断肠了。关于“言、象、意”之间关系和诗词鉴赏的方法,我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学术视频”中有个名为《诗词鉴赏的三个层次》的演讲,讲得比较系统。

  结合人在“世”上的生活来读诗

  羊城晚报:有这个“象外之象”的要求,可能考生就会提出问题了,他在高考现场拿到作品篇目的时候,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已经没有时间去了解作家的生活经历,怎么能联系作者的经历来领悟这个“象外之象”,从而正确理解他的作品?

  陈建森:这个问题非常好。老师平时在讲古典诗文时,要给学生一个史的线索,至少是一个社会变迁的大概情况。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不足,现在立即去了解一下各个朝代的基本情况还来得及,不一定读大部头,但需要读简史。这样,当“断肠人在天涯”句子出来时,你就能理解元代读书人的生存境况和心态,就能理解“断肠”这个形容词所表达的感情之激烈。到了这个境界,你已经不只是孤立地“看”到字面上的“象”,你已经学会了“观”“象外之象”。知人论世,你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我估计很多老师和学生也知道什么是意境,但多是从理论上知道的,没有把古典诗词里的象同诗外的象结合,从象外之象去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羊城晚报:如何让学生懂得这个“知人论世”?

  陈建森:读其诗,想其人,将其诗其人还原到其世去读,才能读“活”。读诗,你要先过语言关,就是把字面的意思弄懂。但你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是要把“言”转换成“象”,不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诗人为什么选择这几个象?因为这些象蕴含着他要表达的情思,这样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不是出来了?所以只停留在“象”,可能就会“死”于“象”下。你要通过“象”捕捉它的“意”。所以古人说,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这个“忘”是不要拘泥的意思。而“意”则与诗人的生活、生命、命运、情趣、感受息息相关,所以读其诗,要知其人,还要论其世。

  羊城晚报:举个例吧。

  陈建森:好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中的“象”,一个是“古人”,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燕昭王;一个是题目中的幽州台,就是燕昭王求贤若渴而建筑的那个黄金台。陈子昂为什么到幽州去?北征契丹去的。他当时正处于被贬的地位,英雄无用武之地,才华无法施展。他为这个伤心。他登上这个“黄金台”,思接千载,感怀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求贤若渴的燕昭王,你说他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显然是想为这次平定契丹献谋献策,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他伤心。中国传统文化有儒、释、道三家,他的价值取向显然倾向儒家。所以,读诗只是停留在言或象的阶段是不行的。当你还没有抓住“象外之象”的时候,对“意”的理解可能是不准的。得“意”之后,答案自然出来了。

  “言”关是基础关

  羊城晚报:掌握了“言、象、意”,是不是诗词鉴赏题的分基本上就可以拿到了。

  陈建森:你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我在给教育硕士讲课或者中学生作辅导的时候,强调要将这三个步骤融会贯通来使用,使它具有可操作性,不要机械套用,实际操作的时候三个步骤是可以互相打通运用的。有的学生读得多,文字积累比较好,一眼看去已经可以直接跳到“象”的层面了。除了用典的地方要考虑一下,但现在用典也已经注释出来了,所以文字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言”这一关还过不了,所以我们就要跟他讲“言”,帮助他过“言”关。字的意义,要结合注解,结合标题,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同时还要懂得“诗家语”的特点,不能用读文章语言的方式来理解“诗家语”。诗人以“言”明“象”,立“象”以尽“意”,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诗家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含蓄、充满暗示性。

  羊城晚报:怎样理解呢?

  陈建森:提醒学生注意那些传神写意的关键词,我们通常比喻为“诗眼”。比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终”。王昌龄为什么不说“誓不还”,因为“誓”情感态度非常明确,不会产生歧义;而“终”则含蓄,需要读者去理解和领悟。这个字你看得懂,好像也没有什么阅读障碍,但不了解诗家语,又不将它放到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就难以领悟这个字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也直接影响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羊城晚报:按照你提供的方法,快速去读一首首诗,在脑子中一首首地过理解关,行不行?

  陈建森:按照我们的积累可以,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就还需要用这种方法去进行训练,从而熟悉阅读的门径。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