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斩”贺海波只是卸了一个包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开斩”贺海波只是卸了一个包袱
2009年03月17日 09:45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水货论文是不应该拿来坑蒙学术消费者的。在3·15这天,浙大终于打破沉默,宣布清理门户,将卷入论文造假的贺海波开除出教师队伍,弥补名校诚信的意愿不言自明。

  少了一个贺海波,浙大不会少些什么,也不会因此如释重负。如果只是将贺海波“挥泪斩马谡”了事,以给外界一个交待,则毫无意义。

  就如在3·15这天将若干假货付之一炬,例行汇报一下打假战果,却不将打假日常化,也不从源头上堵住造假行为,则可以想见,学界“3·15”还会重复将贺海波之类示众的故事。

  造假是可怕的,想一想假种子让农民哭不出声,想一想那些被添加在食品中的各类伪“营养成分”。伪科技的后果,轻则让行业蒙羞,重则让生灵蒙难。学术腐败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学术造假不仅“是科技界的耻辱”,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因为造假之风从食品行业、官场政绩,浸润到学术界,我们的道德防线在节节退守中已无险可守。

  更可怕的是,造假劣行如同看上去漂亮实则有害的“一枝黄花”,在疯长中会耗尽优良品种的生存空间。

  而贺海波事件的出现又非偶然,学界中“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搞实惠的人越来越多。”

  重“显绩”轻“潜绩”的考核机制,对浮漂作风的纵容,对吹泡泡假象心照不宣的默许,“工程验收”时的有空可钻,是一切虚假成绩的温床,这更值得警惕与重视。

  如果不从成绩考核、科研体制等方面消除造假的冲动,则贺海波就“白死”了。

  开除一个贺海波,只是卸掉了一个拖累名望的小“包袱”而已,拖累良好学风形成、影响自主创新积极性、阻碍人才成长的大“包袱”的卸解,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

  对官场,对企业界,对形形色色的贺海波之类,既要像浙大这样“杀无赦”以儆效尤,还要从根本上治病救人。

  开除一个贺海波之后,各方还有很多事需要做。(余人月)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