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鼓励应届毕业生免试读“双学位” 遭到质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福建鼓励应届毕业生免试读“双学位” 遭到质疑
2009年02月19日 10:37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免试读“双学位”能否增加就业砝码

  日前,福建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凡愿意修读“双学位”或“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只要符合高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均可向本人所在高校提出申请并免试入学,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本校毕业生的修读申请。毕业生修读“双学位”或“双专业 ”,学习期限一般为两年。

  据了解,今年福建普通高校毕业生达20多万人,此举是为错开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许多正在谋职的大学生却并无打算修读,一些用人单位也表示对双学位没有区别也没有优先对待。旨在缓解就业压力的“人才再加工”计划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前景并不容乐观。

  谁是受益者

  “‘双专业’‘双学位’并不是就业的保障,现在连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了,先上岗再说吧,哪怕是去参加就业见习活动,两年后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福建高校不少应届毕业生认为“回炉”政策只会拖延就业的时间。

  所谓“双学位”,是指修读本专业取得相应学位的同时,修读另一门类学位的专业所获得的学位,试行“双学位”的专业必须是已经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所谓本科“双专业”,是指取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修读同一门类学位跨学科的另一个本科专业。所谓高职高专“双专业”,是指取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修读另一个高职高专专业。

  政策中只说明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本校毕业生的修读申请,一些学生认为,要继续读下去的话,除非能跨校到更好的大学去。“虽然现在工作难找,但用两年时间总能找到吧。”这是多数学生的心态。

  “念了十几年的书,花了不少钱,再念下去还要增加家里负担。”福建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小张家里并不宽裕,现在要急着找份工作,减轻家里的压力。虽然投了几十份简历,没有一点回音,但他告诉记者,他要执着地找下去,虽然现在有继续留在学校念下去的机会,但他不会选择。

  “我们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对双学位没有区别也没有优先对待。”福州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用人单位主要看中大学毕业生本专业知识掌握得怎样,双学位对企业的作用不大,拥有双学位的毕业生也不一定有多大的潜力。

  据了解,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社会实践的要求越来越高。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福建省用人单位多为中小企业,他们在人才培养、培训上投入少,急需运用型、操作型人才,对应聘者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高校扩招后办学条件相对滞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治标不治本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就业指导主管翁坤海说,毕业生切不可随大流,或为了规避就业压力而返校“回炉”,而是要结合个人的职业规划做具体分析,明确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做出最符合切身利益的选择——用两年时间继续接受教育,还是用两年时间找一份工作。

  翁坤海建议毕业生原来所学专业属于基础性学科或长线专业,目前在求职中暂时遇到困难的;职业特长不明显或者缺乏职业竞争力的人;对自己大学专业有遗憾的人等三类人可以考虑返校接受再教育。

  专家指出,大学生不能被动就业,不能盲目“回炉”。此举对一些学生而言,增加了负担,将花费更多的学费和时间。此外,这种做法相当于变相扩招,让原本就匮乏的高校紧缺专业的师资更加紧张,未必能保证教学质量。而两年后拿着“双专业”或者“双学位”证书的毕业生并未增加多少含金量,却要面对两年后更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业后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人才供应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即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供需结构性失衡,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未能很好地应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盲目性较大,未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整,确定招生规模。

  专家指出,针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要深化高教改革,着力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学校应以学生充分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最高效益。只是简单地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记者 吴铎思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