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返乡上学问题多 难适应学习生活反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农民工子女返乡上学问题多 难适应学习生活反差
2009年03月03日 14:42 来源:中国教育部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不少在外务工人员带着孩子重返农村,或将孩子送回农村学校就读。受教育环境的突然改变,对于那些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孩子来说,无疑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农民工子女返乡上学还能否适应   

  近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在外务工人员纷纷重返农村。与此同时,大批务工人员子女也随之回乡上学。这对于农村教育而言,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受教育环境的突然改变,对于这些回乡孩子来说,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根据笔者的日常观察发现,这个群体目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使一些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了感情隔阂。这些孩子先前在父母打工地入学时,很多都是就近入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与城里孩子享受同等待遇。他们在城市学校享受着比农村好得多的教学软硬件设施,所以当他们突然回到乡村,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巨大反差时,有的不适应农村老家的教育环境,甚至抱怨家长无能。

  二是回乡后,一些家长出于补偿孩子的心态,对孩子一味纵容,加剧了回乡孩子的叛逆心理。以前,在城市务工时,家长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他们大多需要加班加点,所以即使将孩子带在身边,往往也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回乡后,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陪孩子,但不少家长突然发现自己已无法和孩子进行交流,这使得一些家长无所适从,有的家长则对孩子一味纵容,使一些孩子性格大变,或叛逆,或与教师、父母产生对立情绪。

  三是由于城乡教育观念的地区性差异较大,不少乡村教师在教育回乡孩子过程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地域限制,一些地区的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手段相对滞后于城市,因而导致不少在外务工人员子女回乡后暂时还难以与农村教育接轨。而对于习惯了农村教学的教师而言,他们暂时也找不到相应的教育方式。

  四是社会对回乡孩子问题还认识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笔者通过对一些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孩子回乡后不仅精神空虚,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好走极端,而且与农村孩子相比,他们一般并不知道父母挣钱之不易。对于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很少有人关注。

  针对当前农村教育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笔者建议,首先,农村学校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使这些回乡孩子能够及时便捷地与父母进行沟通。比如,学校可充分利用“家校通”工程,定期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回乡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感恩意识。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加大对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完善回乡孩子的档案管理制度,让教师及时了解所带班级的学生流动情况,以加强对回乡孩子的心理帮扶。

  再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召开家长会应尽量安排在节假日或周末,让回乡孩子的家长每学期至少能参加一次家长会或家长学校,使他们都能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同时,家长也应积极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及时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最后,学校应当因地制宜地多安排一些具有农村特色的课外活动,帮助回乡孩子重新认知、发现农村教育,让他们喜欢农村校园生活,逐步树立起农村生活的信心。(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群益中学 渠立国)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