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楼脆脆”能否立一桩惊天功劳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时评:“楼脆脆”能否立一桩惊天功劳
2009年07月01日 15:16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楼脆脆”事件发生后,梅都房产公司成为聚焦对象。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多位股东在闵行区梅陇镇政府任职。梅都公司拿下这块地的楼面价格是相似地块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网友“人肉搜索”发现,梅都房地产总经理阙敬德,与“闵行区梅陇镇镇长助理”同名,梅陇镇征地事务所所长张锦粱等众多当地政府官员和梅都房地产的股东“同名同姓”(6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东方早报》)。

  在被网友戏称为“楼脆脆”的这栋在建高楼,呈卧倒状亲吻大地,并以匍匐的姿态向世人走光露底的同时,在新闻舆论的调查和网友的“人肉搜索”巨大威力下,梅都房地产公司的前世今生逐渐浮出水面,在一片杂乱的信息中,赫然辨见公权魅影于内,难逃腐败之疑。

  24个股东,23个人和政府官员“同名”,稍懂概率者都会告诉你,这绝不是因为中国人口多造成的“同名”。一条官商关系交错的链条,串联了涉及土地审批、房屋开发、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而在这样的以手握公权力的个人主导的关系链条中,为追求更大利润,即使偷工减料,即使粗糙建造,要想寻求资质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验收的公权关照和链接,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因此,“楼脆脆”的出现其实早埋伏笔。

  通过媒体报道和网友搜索,我们还能看到倒塌楼房的土地成本只有每平方米600元,承建方的建筑投资每平方米没有超过2500元,整个楼盘的房价成本每平方米支出只有4000多元,而实际该楼盘售卖均价超过每平方米14000元……犹如当初周久耕论及房价而因言获罪陷“天价烟”事件,最终被查实腐败落马一般,“楼脆脆”也必然会牵引事件走向一个更深入的角度——不只是破解这栋楼的质量悬疑这么简单。

  中国房地产业界深隐灰色地带,这并非什么新鲜话题。过往,我们见过诸多涉房腐败落马的贪官,比如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湖南郴州市市委书记李大伦,安徽省副省长何闽旭,昆明市规划局原局长曾华,上海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这些涉及房地产业的巨蠹案件中,有情妇开空头房地产公司称霸一城的,有自己入股房地产公司权力自肥的,也有与开发商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触角的肆意延伸,无疑一定程度搅乱了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而究竟有多少腐败潜伏其中,我们不得而知。尽管监管力度和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持续出现的涉房腐败案件告诉我们,房地产业界的公权力寻租并未彻底揭底。

  对于如何彻底揭底,必然需要法治为杠杆,以一个事件为支点来撬动整个房地产业界。无疑,“楼脆脆”的倒塌,恰是这样一个支点,解剖“楼脆脆”,或可弄清楚房地产市场中官商勾结、房价成本、房屋质量、房价利润的种种质疑元素。

  “楼脆脆”已经是注定不能再像网友调侃的那样,用绳子再“拉”起来了。现在只希望它不是白白地倒下去,而是向我们提供一个房地产发展的畸形标本,透过它管窥中国楼市,会让我们得到更多发展路径的矫正镜鉴经验,促进市场成熟房价理性。若能如此,将是“楼脆脆”留给世人的唯一一件、最后一件也是最为惊世的一件大功劳。(辽宁 王玲)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