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套房贷暂未收紧 客户仍可获首付最低三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广州二套房贷暂未收紧 客户仍可获首付最低三成
2009年07月09日 08:28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广州大部分银行仍没有收紧二套房贷政策,客户还可以获得首付最低三成、利率最低七折的优惠。

  ◆有银行人士表示,管理层态度的微妙变化将给楼市带来不确定性,建议短线投资者保持谨慎。

  现状:

  银行仍执行灵活政策

  继北京之后,近日,杭州再度传出二套房贷重新收紧的消息,令市场担心有关政策可能转向。昨日,本报记者咨询了广州地区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记者了解到,大部分银行对二套房贷仍执行灵活的政策。

  中行某支行个贷部人士表示,对于二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以打七折,不过首付要求三成。记者咨询是否要提供改善型住房的证明文件,该人士表示,只需签一个文件就行了。建行个贷部的客服经理也表示,申请二套房贷,最低可以给予七折的优惠利率。

  工行个贷人员也表示,对于第二套房贷,不管第一套房贷是否已经结清,目前暂时还可以申请七折利率。交行有关人士则表示,如果第一套房贷已结清,第二套房贷肯定可以获取七折优惠利率,如果第一套房贷没有结清,则可以获得七五折至七折的优惠利率。

  记者了解到,在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今年以来,银行的房贷业务大幅增长。一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在广州地区的房贷新增余额增长了80%,已经超额10%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另一股份制银行个贷人员也介绍称,今年上半年该行广州地区的房贷业务量增长了20%以上,已经完成了全年80%的指标,估计第三季度就可完成全年目标。

  影响:

  楼市短炒者宜观望

  对于后市,一股份制银行个贷审批员分析称,之前,楼市的上涨主要受资金的推动,如今,政策层面的态度出现了微妙的转变,给楼市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具体来看,即使政策收紧,对于自住性需求的购房者和长线投资者的影响也并不大,但是对于投资性购房者而言,目前买房就要谨慎些,因为政策一旦转向,就很难在房地产市场快进快出地获利。

  而市民对这一消息却是有喜有忧。准备买房结婚的陈小姐举双手赞成:“希望对于炒作性的买房者执行严格一点的政策,否则楼市飙升了,我们更没有机会拥有自己的住房了。”

  而40多岁的王先生则不以为然。手中已有两套房的王先生为了保值,正准备再买一套房,他说:“像我们这种手中有多套房的人来说,资信状况肯定比一套房都没有的人强,违约的风险也要小,因此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执行相对较高的首付和利率。”

  趋势:

  管理层默认态度会否改变是关键

  对于有关二套房贷收紧的消息,广州多家银行个贷部门的人士均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有关通知,也没有专门针对二套房贷的检查,暂时仍按原有做法执行。不过,他们同时也承认,对于监管层来说,收紧二套房贷政策只需转变之前的默许态度,并不需要另外出台政策。

  事实上,对于第二套房贷,目前正式的政策文件仍是2007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和针对改善型住房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

  当时,正是上述二套房贷的政策给一度疯狂的楼市勒上了“最后一道缰绳”。然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由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央行决定将房贷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此后,为了争夺市场,各银行开始尝试性地对二套房贷采取灵活的首付比例和优惠利率。对此,管理层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招行广州市分行个贷部总经理叶振环分析称,目前产业经济和资本市场出现了严重的割裂,这显示之前释放的流动性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流进了资本市场。因此,不排除管理层采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收紧虚拟市场的流动性,如果付诸实施的话,对于资金推动的楼市无疑是当头一棒。

  有关政策

  2007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2007年12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明确规定:对于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其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可比照首套自住房贷款政策执行。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