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 海口保障房可吸引企业参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 海口保障房可吸引企业参与
2009年01月23日 15:04 来源:海口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向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这本是政府应该承担的基本职责,但如何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源,则考验政府的智慧。不久前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廉租住房建设贷款管理办法》,业内普遍解读为这标志着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渐向企业参与过渡。记者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正在酝酿建立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办法。这一想法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他们建议可采取开发商配建、收购个人房、单位转卖旧房等方法,但一定要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将保民生与促房市健康发展并举。

  购小户型不是给开发商解套

  据介绍,早在去年初,海南省就提出了未来5年将采取新建廉租房、直管公房改造、收购二手房、积压商品房转化、租赁补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六项措施,破解城镇贫困家庭的住房难题。日前出台的《海口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也提出,廉租房房源主要有4种渠道:首先是政府和单位出资新建廉租房或收购普通住房;其次是市、区直管公房中可用廉租保障的住房;第三是腾空公有住房中可用于实物配租的住房;第四是社会捐赠用其他渠道筹集的普通住房。这里面也就规定了新建廉租房或收购普通住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府可以集中采购开发商的小户型作为保障房,这样可以减少房产销售的中间环节和销售费用,对优化楼市需求结构有积极作用。此外,政府采购商品房的措施,将对市场上待售的存量房、对部分开发企业的销售和资金压力,起到有效的释放和缓解作用。保障房系统完善的本身不能“托市”,但多层次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有利于平抑房价同时减少金融风险。相比利用优惠措施号召低收入人群和买不起房的人买房,完善保障房体系更有益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地产商和社会参与要给政策

  日前,媒体对北京住房保障办提出回购烂尾楼用作廉租房,上海也提出将购小户型房源作廉租房,福建提出将回购中小户型作廉租房等,进行了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些地方提出后都在细化方案。无论是开发商配建,还是收购个人房,或者单位转卖旧房作为政府保障房,都需要政策支持。

  采访中,海口部分开发商建议,要提高开发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积极性,让企业在新建房中配建廉租房,可考虑免征开发商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同时,如果开发商配建保障房比例是8%的话,则根据比例免征开发企业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如果是收购市民个人住房作保障房的,则考虑免征转让方应缴的印花税,如果收购个人住房超过两年的,应考虑免征其应缴的营业税。收购商品房及存量房作为保障房房源的,免征住房转让过户手续费住房交易价格调节基金。通过一系列政策,让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层面,参与到政府的保障房建设当中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转让旧房作为保障房的,应该考虑免一定的土地税。

  政府给予这些政策支持划不划算?业内认为,政府的认识应该更有高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使其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防止市场大起大落、保持市场稳定发展。

  新政施行可增保障房储备

  海口若吸引开发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政府资金从哪筹措?对此,海口部分地产商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担心这一点。据介绍,上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廉租住房建设贷款管理办法》,将企业建设廉租住房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水平上下浮一成,并将其资本金率下调至20%。据有关部门介绍,海口目前廉租房资金筹措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首先是每年度的市、区财政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其次是每年度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第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按不低于10%比例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第四是廉租住房租金收入;第五则是社会捐赠和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未来5年,海口市将投入15亿元,用于保障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据了解,现在海口的存量小户型房源也较充足。业内测算60平方米以下的目前有2500套左右,60至90平方米在3500套左右。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若以2008年建成区批建普通商品房200万平方米,以每年新增批建100万平方米,开发企业配建保障房比例是8%计算,每年可新增保障房8万平方米,至2012年可新增32万平方米,这将是个大数目。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