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的"竹"体验:中国竹产业发展必做四件大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世博会的"竹"体验:中国竹产业发展必做四件大事

2010年07月08日 10:47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上海世博会采访,我们惊讶地发现,有9个场馆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竹子。印度馆巨大的穹顶完全是用竹子为“梁”撑起来的;德中同行之家8米高的两层建筑,几乎完全是用竹竿和竹板材建造的;在国际组织联合馆内,专设了一个竹藤馆,整个展馆的设计挑战人们对竹子的传统认知;此外,在休闲区,有以“竹”命名的餐厅,有完全用竹子建造的花店,世博园黄浦江边长达3.6公里的栈道,完全用竹子铺设……竹子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

  为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采访的旅程。

  我们逐渐发现,我们原来对竹子了解很少,对竹材误解太深。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竹子。

  竹子是环保材料

  为什么世博会上流行“竹元素”?德中同行之家的设计师马库思·海因斯多夫

  给出的答案是,用竹子做建筑材料可以表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

  竹子是绿色的,这是常识。可使用竹子怎么会和环保、可持续发展挂钩?在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浙江省安吉县采访,置身于竹海之中我们才知道,竹子有独特的属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特殊礼物。

  竹子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木质化程度高,但外形、结构和草类很相似,因而有“似木非木,似草非草”的评价。竹子具有一次造林成功,即可年年出笋、年年成林、年年砍伐,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竹子生长速度快,成材周期短,竹林长成后必须及时砍伐。像毛竹,5年即可成材砍伐,立竹时间过长将导致自行枯萎死亡;像丛生竹,生长周期更短,第三年的竹子即可全部砍伐。

  竹林对于生态保护功劳巨大。据研究,毛竹林固碳能力很强,是杉木林的1.46倍、阔叶林的1.33倍;一棵毛竹可固土6立方米,固土能力是松树的1.6倍、杉木林的1.2倍;竹林的涵养水源能力很强,1公顷竹林可蓄水1000吨;同等面积的竹林较树木可多释放35%的氧气。

  另外,竹子是地球上最有生命力的植物之一,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竹子大多生长在山区等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的地方,即使大量种植也不会过度占用耕地。

  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竹子和树木相比,使用竹子更加有利于保护环境。

  对竹产品还需多些了解

  目前竹产品中最大宗的是竹地板。竹地板最大销售市场在国外。我国竹地板60%用于出口,主要是美国,然后是欧洲各国,再后是澳大利亚。

  采访中我们一再追问,为什么国外消费者那么喜欢竹地板?得到的答复几乎一样: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环保意识强,在竹地板和木地板之间,更愿意选择对环境更友好的竹地板。

  我们再追问,为什么国内竹地板市场不太好?得到的答复不尽相同,但有一点一样:国内一些消费者对竹产品存在误解。

  张齐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专门从事竹材工业化利用研究。他一直呼吁,应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除对竹产品的误解。

  误解之一:竹地板易发霉、虫蛀、开裂。千百年来,竹子曾长期停留在原竹利用和手工编织农具、用具等初级利用阶段,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容易发霉、虫蛀、开裂。但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张齐生院士说,“目前竹地板加工技术已十分成熟。”竹地板在北方地区使用也没有问题,竹地板大量出口欧洲、北美,也能适应那里的气候条件。因此,选择竹地板还是木地板,应该完全是个人爱好,就像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一样。

  误解之二:竹产品是低档货。和木材制品相比,人们容易认为竹材制品档次低,不名贵,摆不上台面。但实际上,随着技术进步,竹材完全可以造出高档产品。

  在上海世博会江西展馆,我们看到了一款竹制仿红木家具。这款家具吸引了不少人。一位老者在对这款家具细细看、细细摸了之后,肯定地说,这家具就是红木的,不会是竹子的。我们向他讲解,这的确是用竹材制作的,他最后信了。然后我们问他,会买吗?他回答得很干脆,“不会,因为竹制的一定会裂。”从这个例子,可见人们对竹产品误解之深。

  误解不止这些。消除误解需要一个过程。消除误解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地知道、看到、用到竹产品。看看这几个案例: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国际机场23万平方米的天花板是用竹制品做的;耐克德国公司和IBM欧洲公司办公楼用的是竹地板;奔驰、宝马汽车的内装饰件也选用了竹产品。

  误解消除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许多领域,竹材制品完全可以替代木材制品,即可以“以竹代木”。

  竹产业有多重要

  不过,张齐生院士对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满意。他的观点是,竹材还有自身的独特优势,还有胜过木材的地方。他认为要两句话同时说,一是“以竹代木”,二是“以竹胜木”。

  在采访中,我们一直在询问、在思考,放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加快发展竹产业,究竟有怎样的战略意义?我们归纳了四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竹产业的源头是竹林。竹子是竹产业的基础原材料。我国竹类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山区。竹林属于非耕地资源,充分利用好竹林,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南方地区人多地少的土地资源压力。加快发展竹子加工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农村社会就业压力。目前,竹产业已经成为许多竹产区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第二,有利于保护生态。我国竹类资源丰富,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国第二森林资源的美称。按目前的生产工艺,100根毛竹可生产1立方米竹板材,折合1.5立方米木材,“以竹代木”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竹产业,对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加快我国林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竹产业大有可为。

  第三,有利于引导人们增强环保意识。我国有着悠久的爱竹、种竹、养竹、赏竹的文化传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其真实写照。加快发展竹产业,可以弘扬竹文化,引导人们增强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的提升,影响十分深远。

  第四,有利于巩固我国竹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我国竹产业发展水平居世界第一位,竹林面积、竹材产量都居世界第一。毛竹集中成片分布,性能最优良,利用价值最高。毛竹约90%的资源量在我国,这为我国竹材工业化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竹产业是我国林业中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竹产业,有利于巩固我国竹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高兴地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竹林资源进一步扩大,竹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竹子加工利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竹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得到开发,竹产业科技水平和研发力量进一步加强。竹子作为一个小物种,正在催生一个大产业。竹产业正在从原来的传统产业转变为一个前景光明的新兴产业。可以预见,竹产品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有的产业要压、要限制发展,有的产业要上、要鼓励发展。毫无疑问,竹产业应该列入鼓励发展的范围,应该有大发展。

  竹产业必须要做的事

  我国竹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竹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那么,我国竹产业将怎样发展?

  现在看来,有几件事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

  第一,加快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我国被誉为“竹子王国”,竹产业科研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竹产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而且也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竹板材、竹炭、竹饮料、竹纤维、竹编织等产品的推广,极大地拓展了竹产业的发展空间。说到底,科技进步是推动竹产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第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提高行业的集中度。竹产业中小企业众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缺少大企业、知名企业。以竹地板行业为例,现在前10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行业总额的20%,而成熟行业的前10名企业的市场份额通常占到行业总额的70%,这说明竹地板行业远未成熟。竹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企业、知名企业去推动和引领。一个新动向是,嗅觉敏锐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瞄上了竹产业。复星集团、万向集团已经参股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竹产业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的现状将会改变。

  第三,重视中小径竹、丛生竹的开发利用,促进竹产业协调发展。我国毛竹的培育、经营历史悠久,开发利用水平高,而丰富的中小径竹、丛生竹发展滞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笋、竹加工业的发展,中小径竹、丛生竹资源利用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西部地区,适生的优良中小径竹、丛生竹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巨大,应该大力发展。这也是西部地区竹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特色所在。

  第四,加强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扶持。应该对竹产业发展有一个战略定位。从战略的高度,制订全国性竹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目前的情况是,缺乏全国性竹产业发展规划,竹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对于竹材制品替代木材制品等战略性和方向性问题研究不够,消费者对竹材制品认知度有待提升。

  在采访竹产业的每一天,我们都十分兴奋。我们觉得发现了一个值得宣传推广的新产业。我们希望大家了解竹子,喜欢竹产品,使用竹产品,因为我们深深地相信:竹子会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王姣雁)

    ----- 世博会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