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已成大学教学鲜活案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已成大学教学鲜活案例
2010年05月18日 16:1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世博局发布招募工作人员帮助处理联络、法律权利维护事宜的公告,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一节行政法课上,大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引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布置制作世博宣传片的课后作业,教师带领学生们用画笔勾勒世博彩绘……随着世博会的开幕,世博风吹进了大学的课堂,成为大学教学的鲜活案例。

  课堂吹拂世博风

  文化对城市发展有哪些作用?上海世博会与文化又有哪些关系?最近,在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的一堂城市文化概论课上,主讲教师刘士林教授将世博作为讲课的资料,从伦敦到上海,将抽象的知识与眼下的世博会相结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在刘老师授课的这个班上,有近一半的同学报名并担任了世博志愿者。同学们说,当自己以志愿者或游客的身份进入世博园时,亲身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老师上课讲解的知识很有感触。

  展馆模型动手做

  最近,交大建筑系大四的朱振宇同学制作出了富有剪纸特色的波兰馆模型。他说:“在建筑设计、建筑史这些课上,老师对世博会的场馆进行了专业的讲解,在建筑美学课的实验中,老师又让我们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场馆进行分析。正好赶上学校的模型制作比赛,波兰馆的造型有趣,我就做了这个模型。”

  从一个建筑系学生的角度看,朱振宇说,世博会中最引人注目的“东方之冠”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视觉上有强烈的震撼,寓意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是很好的设计理念。而其他国家的场馆,比如荷兰馆奇妙的社区空间,英国馆对传统材料进行不可思议的研究和运用,都对自己有很大的启示。

  世博成第二课堂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将在2009级本科生中推行“第二课堂学分制”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推动交大学生参与到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中。

  无论是大学生担当志愿者,抑或是课堂上频现的世博元素,世博会都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知识传授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激发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塑造了学生志愿精神。

  交大法学院的大二学生顾韵说:“这样的课堂让我们以更客观和更专业的眼光看待世博会,同时又能将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不再只囿于‘象牙塔’一角。”(钱滢瓅 王恬 陈中润)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