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液”助多国工业老城喜获“第二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文化“输液”助多国工业老城喜获“第二春”
2010年06月09日 15: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6月9日电 题:文化“输液”助多国工业老城喜获“第二春”

  中新社记者肖前辉

  曾经繁极一时的传统工业重镇,在现代化过程中陷入衰颓,已成为当今各国诸多城市面临的“通病”。如何让产业“旧城”焕发新活力?面对这一世界共通难题,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利物浦、马尔默、毕尔巴鄂等案例馆,纷纷循由“旧物新价值新文化”思路,试图为为老城谋新局提供自制特色“良方”。

  利物浦:废建筑变身“购物天堂”

  自由、闲适地穿梭在英国利物浦市中心的“利物浦一号”体验购物、休闲乐趣,是时下不少欧洲人的快乐之事。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被他们视为“购物天堂”的欧洲最大购物中心,原是一片废弃的破旧建筑。

  没有推倒重来,聪明的利物浦人充分利用原有建筑,挖掘原物中的文化内涵进行设计、翻新,没有热火朝天、机器轰鸣,一座现代化的经济文化中心便悄然而起。

  世博园中的利物浦馆,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变废为宝,利用原有文化积淀,增加城市发展空间,带动老城经济复苏的经典案例。

  借助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工业革命的推动,利物浦曾是英国最兴旺、最大的海港。但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影响,这个著名港口和工业城市步入衰落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改造行动中,利物浦人充分利用原有城市遗产和设施,城市复兴的整体规划并非大拆大建,而是把城市开放空间与原有城市肌理有机结合。

  在10英里长,占地140英亩的港口码头区,人们不仅能看到正在装卸作业的货船和车辆,还可享用原有建筑内新增的文化、娱乐设施。挖掘旧物新价值新文化,让利物浦焕发新活力。

  马尔默:遗迹保护与利用共赢

  马尔默位于瑞典南部,曾是一个以造船著称的传统工业城市。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欧洲经济形势的变化,这里的造船厂和汽车制造车间相继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为拯救萧条的城市,马尔默人选择了走融旅游文化环保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马尔默案例馆,参观者见识了一个极为绿色环保的方案:省掉巨大的搬运或就地拆除费用,马尔默人将瘫痪在港口的船只变成旅游景点和美食场所。这在当初许多人眼中纯属“天方夜谭”,而如今,不消耗任何能源就为马尔默赚取大把钞票的奇迹每天都在上演。

  因为注重发展重工业,1990年以前的马尔默市没有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少不了教育,遭受经济危机后,马尔默开始筹建属于自己的大学。由废旧船厂建筑改造而成的马尔默大学,如今已成为拥有2万多名师生的著名高等学府。借助良好的港口优势,这里还兴建了世界海洋大学,为世界各地培养了不少优秀专业人才。

  毕尔巴鄂:一家博物馆拯救一座城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化的加速一度让西班牙老牌工业城市毕尔巴鄂成为一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废城。1991年,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尔巴鄂市政府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并邀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

  一幢建筑杰作神奇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作为世界上最壮观的解构主义建筑,古根海姆博物馆迅速跻身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行列,一举提升了毕尔巴鄂市的文化品位。之后,毕尔巴鄂又邀世界多位著名建筑师为其设计各种标志性建筑。

  兴建文化建筑以及一系列城建、经济、社会措施让毕尔巴鄂脱胎换骨。环行世博园内的毕尔巴鄂案例馆,滚动播出的3D影片和图文并茂的展示告诉观者,在“古根海姆效应”下,毕尔巴鄂成功地从工业型经济转型到创意经济,成为一座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都市。

  颓废的工业重镇融入充满魔力的艺术文化,毕尔巴鄂成为城市再生的典范。如今这里已拥有古根海姆博物馆、欧斯卡尔杜纳议会音乐宫遗迹阿隆迪加大楼等国际知名文化中心,成为充满魅力的欧洲都市。(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