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揽储大战凸显银行信用创造速度回落

2013年04月08日 08:4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虽然第一季度刚刚过去,但这个季末弥漫的银行“揽储大战”硝烟,仍让人记忆犹新。

  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甚至交通银行,这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部分分支机构,都在一季度结束前,将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10%,一浮到顶”。比如,广发银行北京分行正在开展的一项活动,就将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由此前的3.75%、4.25%上浮10%,至4.125%和4.675%;平安银行2年期、定存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客户可以享受利率上浮5%的优惠,存款金额在50万元(含)以上的可享受利率上浮10%的优惠;交通银行已在广州地区推出了在央行规定幅度内对重点客户给予存款利率上浮的优惠。

  何以以前发生在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小型银行身上的价格战火,如今会蔓延到大中型银行身上?特别是,这些原本拥有不错的存款规模、在中长期存款利率上不为小银行浮动所动的银行,如今也放弃坚守,将利率上浮从1年期存款向中长期存款推进?

  对存款特别是中长期存款非同寻常的渴求,无疑是这些银行放下身段的重要原因。只是人们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些银行钟情中长期存款,而非短期存款?

  让我们先把目光拉回银监会日前向大型银行警示的九大行业五类企业信贷风险上。银监会警示说,当前大型银行需特别关注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及五类重点企业的风险暴露,具体包括房地产、工程机械、钢铁、风电设备、光伏等九大行业,以及快速多元扩张型、集团关联复杂型、多头举债借款型、高财务杠杆型、私募基金包装型等五类企业。

  虽然年初召开的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作为今年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表明今年监管机构对防范金融风险、守住底线的高度重视。但在3月份这个时点,监管机构特别强调九大行业五类企业信贷风险,不能不让人分外警觉。而这也多少解释了一些大中型银行,何以急迫地选择在季末打响揽储之战的原因。

  可以说,银监会警示的风险,正是大中型银行目前最烦恼、也是最大的“短板”所在。随着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下,大中型银行投向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国企的中长期巨额银行贷款陆续进入偿还期,加之这些贷款中不少投放在房地产、工程机械、钢铁、风电设备、光伏等风险较大的行业,更有一些贷款投入银监会警示的五类企业中,违约和不良的隐形风险,促使一些大中型银行不得不加紧采取办法,缓释问题资产风险敞口暴露的时间。问题是,借新还旧的新增贷款,并不能给这些银行增加存款,但除此之外似又别无选择。于是,巨大的存款缺口倒逼这些银行加入对中长期存款的争夺。

  不仅如此,由于截至2012年末,我国M2余额达人民币97.42万亿元,2012年全年GDP为51.93万亿元,M2与GDP的比例高达1.88倍。这一数据给出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方面,创造1元GDP需要耗费1.88元人民币,表明我国经济若要保持较高增速,需耗费更多货币,增速越快,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另一方面,也表明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在降低,既然投资难赚钱,那么在避险心态作用下,一些企业不仅会放弃中长期投资计划,使得来自企业的中长期信贷需求增速下降,影响经济增长后劲,而且一些企业还会提前偿还银行贷款,进而影响银行系统信用货币的创造速度。

  最让银行烦恼的是,新一轮城镇化已拉开序幕,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银行信贷支持。如果放弃城镇化带来的信贷投入机会,一些大型银行将面临难以选择到好的贷款项目的问题,而如果将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又难免重蹈2008年那样的覆辙,即信贷资金又投向为城镇化建设而设的政府融资平台或大型国有企业,支持的项目还是那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新增基建贷款周期长,偿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很难在银行体系创造更大的信用规模。因此,要保持信贷增长,必须不断增加与城镇化项目期限相匹配的中长期存款,从而不断增加银行体系的揽储压力。

  揽储大战只是表象,表象背后是伴随经济增长下行的重重压力,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正面临考验。无论银行主动还是被动揽储,都表明银行信用创造速度显著回落。在“水落石出”之际,一些银行为防止不良率快速上升,会穷尽各种手段,比如存款返点、赠送礼物之类,变相提高存款人收益,以争夺银行系统内的存款资源,让“水”能继续漫过“石头”,让风险暴露的时间能不断后移。银行也只有揽到更多中长期存款,才能完成借新还旧的“技术”操作,才能增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才能在信用创造速度回落时,确保银行能拥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当然,依赖揽储终非长久之计,在银行信用创造速度回落趋势难以改变的背景下,最重要的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将银行的表内资产转化到投资者手中,以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确保银行业平稳运行。徐绍峰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