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月末公开市场操作放巨量 资金考验在节后

2013年09月30日 10:14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三季度末的银行间市场并不平静。在连续数周净回笼资金后,9月24日(周二),央行在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开展了880亿元6天期逆回购操作;9月26日,再次进行了与周二力度相当的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引人注目之处,不仅是因为上周逆回购期限首次出现6天品种,打破了此前7天和14天逆回购的惯例,并且到期日刚好在本月30日,而且操作量一举创下近期新高,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550亿元,为6月以来最大单周净投放规模。

  9月末公开市场操作何以突放巨量?

  从临近9月末这一既是月末,又是季末,同时还是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的重要时点,央行大举投放短期流动性以引导市场预期的操作看,至少释放了两个重要信息:

  一方面,季末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然紧张,并且9月末的流动性状况似乎更显严峻。

  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显示,9月中旬以来,反映银行资金面变化的shibor(同业拆借利率)全线品种逐步走高。9月24日,shibor隔夜利率、1周利率、2周利率、1个月利率以及3个月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7天期回购利率暴涨至4.43%,而9月2日这一利率仅为3.74%。特别是,进入9月份最后一周以来,7天期回购利率,22日为4.00%,23日为4.22%,24日为4.43%,呈现跳涨状态,与6月份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异常波动前的景象非常相似,季末资金面紧张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自8月以来也持续攀升,几乎堪比6月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时的收益率。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6个月理财产品收益率9月以来突破5%,3个月收益率也接近5%;大型商业银行3个月和6个月产品收益率接近5%。而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6个月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均已高于6月底时的数据。

  与此同时,为应对流动性紧张状况,银行间揽储大战也悄然打响。光大银行推出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0%的政策,平安银行将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上浮10%,中信银行9月19日起全面上调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工行部分分行上浮两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中行总行授权各省级分行,允许两年期存款利率上浮5%,3年期存款利率上浮2%。揽储的同时,一些银行还从9月下旬开始,逐步收紧信贷额度,有的银行干脆停止发放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

  另一方面,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预期,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态度非常坚决。

  早在9月初,就有外媒表示,由于资本外逃、季度末的现金需求、理财产品到期、财政存款减少等因素有死灰复燃之势,9月末的流动性将面临考验。不过,从9月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手法看,可谓大局了然于胸,操作气定神闲。在美联储暗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热钱迁徙后,央行“锁长放短”,通过短期逆回购操作,持续向银行间市场投放资金;当判断近期外汇占款出现恢复性增长后,为防止流动性泛滥,央行从9月初开始,连续三周净回笼资金,三周累计回笼3100亿元。持续的净回笼,不仅确保了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平稳,防止过度宽松的流动性带来高通胀风险,也为央行9月最后一周大举投放流动性,提前预留了操作空间。

  从操作效果看,由于9月24日88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较此前一周周二80亿元的操作量增加10倍;9月26日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为上一期同期限品种的8倍,逆回购持续放量,大大缓解了机构对季末流动性紧张的担忧,以至于连续三天跳涨的7天期回购利率,在央行的操作影响下,从9月24日的4.43%,降至9月25日的3.84%,9月26日小幅走高至4.06%后,9月27日再创新低,一举降至3.64%。显而易见,央行的操作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维护了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

  纵观9月份的公开市场操作,人们不难发现,经历了6月份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异常波动后,央行加强了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的分析监测,注重同业市场潜在风险的防范,整个操作未雨绸缪,有条不紊。特别是,在季末敏感时点,为应对短期流动性紧张状况,央行首次推出专为解决短期流动性需求的6天期逆回购品种。尽管特殊时点进行特殊期限的逆回购操作,此次并非首次,比如今年1月5日,央行就曾进行过5天期逆回购操作,但专门设定到期日为9月30的6天期逆回购品种,还是首次。这不仅充分显示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高度灵活,也表明央行维护银行间市场利率稳定的坚定态度。

  此外,上周两次公开市场逆回购的操作量,用意深远。9月24日的880亿元、9月26日的800亿元,既不高于此前动辄数千亿元的投放规模,也不低于此前持续缩量的一二百亿元的象征性水平,规模适中。央行谨慎选择如此操作规模,既有利于缓解季末资金需求,平滑资金价格,也有助于防止流动性过猛注入后,一旦短期逆回购到期,将会引发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剧烈波动,加大后续公开市场操作难度。

  更深的用意在于,一如李克强总理日前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时所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选择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既然中央已定调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为“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那么,每次选择800亿元左右的操作规模,无疑更有助于中性货币政策意图的传导。

  当然,鉴于9月30日880亿元6天逆回购到期、10月8日补缴存准预计回笼1500亿元至2500亿元、10月10日80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市场普遍预期,9月末可能并非资金缺口最大的时点,真正的考验或将出现在国庆节后一两周。徐绍峰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