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2013年银行理财发展报告 十年“问诊”治疗刚刚开始(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2月08日 09:55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大行小行 各有各的菜

  随着市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理财可能会出现批发类银行和零售类银行的分化。市场规律表明,简单的价格战不可持续,竞争的均衡状态必将是形成上游、中游、下游的业务布局。

  事实上,经过数年发展,银行理财已形成了自己的主流发行和投资模式。

  具体来看,一是产品表现形式上多为期次化产品,有明确的到期日;二是多采取约定收益率方式发行,产品到期时实现的实际收益减去固定管理费和约定收益后一般全部确认为银行的业绩报酬;三是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产品往往无单独的资金清算账户和资产托管账户,代客与自营之间以及产品与产品之间的隔离仅仅是账务上的形式隔离;四是由于缺乏独立的市场交易主体地位,多借助信托、券商资管专户、第三方交易平台等通道进行投资交易;五是在投资管理上银行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投资范围既包括债券等标准化投资工具,也包括信托贷款等非标准化投资工具,而由于投资管理的较大自主性和投向的复杂性,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和透明;六是理财投资端的会计处理一般采取摊余成本法,采用盯市法进行会计确认的产品占比很低。

  同时,从期限结构上看,短期产品仍旧占据理财产品的主流地位,截至2012年末,期限1年以内的产品占比超过80%,期限6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占比近 70%。从客户结构上看,个人客户仍旧占比最高,但机构和私人银行客户产品余额占比较之前有所上升。截至2012年末,个人理财产品余额占比约62%,私人银行和机构客户产品余额占比约38%。不仅如此,从产品分类来看,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和保证收益产品占比上升较快,截至2012年末,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余额占比约30%,估计与保本和保证收益产品在内部核算上作为存款有关。此外,从行际分布来看,排名前10位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理财余额虽然仍旧占据市场大头,但随着理财参与机构数量的迅速扩张,其占比存在下降趋势。

  对投资者而言,一方面,理财产品的投资端结构更趋均衡,存款、货币市场和债券等标准化投资品的占比上升,含结构化股权融资在内的非标债权投资占比实际不足理财投资的35%。另一方面,由于理财法律地位和市场交易主体地位的不明确,大量理财投资需借道信托计划和券商定向资管等通道进行投资,且随着相关监管法规的细化,通道设计更加复杂,中间环节进一步增加。2012年,券商定向资管计划和保险资管计划等新的理财投资通道大量涌现,且投资端组合化投资的趋势进一步确立,投资项目和产品之间一对一匹配的产品数量和规模较小。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内银行不断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实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银行将寻找到突破口,凭借技术、资金和人才的优势,打造出不易复制和赶超的核心竞争力,摆脱低水平激烈竞争的“红海”,驶入海阔天空的“蓝海”,占据银行理财业务的上游,成为理财产品的批发商。而实力较弱的银行也将根据自身实力,调整理财业务的发展战略,发挥理财产品零售商的作用,最终形成有效、合理的业务链布局。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