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陷联盛危机多只信托产品将陆续到期

2014年02月19日 13: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2月18日,山西柳林。一场“寒流”从这座位于山西中西部的小城形成,正在银行、信托公司及无数投资人中间肆虐。

  当天,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再次前往工商银行讨要剩余利息,而深陷山西联盛集团债务泥淖的信托投资者则依旧忧心忡忡。事实上,2014年初,与柳林相关的多只矿产信托面临兑付危机,其对银行、信托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保兑付”取代“冲规模”成为信托公司今年最重要的任务,对风险的关注亦由实质风险转变为行业形势风险;相关银行也难逃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不得不出来“兜底”,存在坏账率上升的隐忧。

  “寒流”肆虐 多只信托产品陆续到期

  2月18日下午,近30名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走进位于外滩的工行上海分行财富中心。在此前30亿的本金和一部分利益兑付后,这一次,他们的目的是要回剩余的约为7.2%的利息。

  与此同时,深陷山西联盛集团债务泥淖的集合信托大部分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但兑付依旧没有时间表。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在山西联盛集团超过300亿元庞大的债务中,有超过50亿元的信托资金,涉及6家信托公司,其中集合信托资金近27亿元,涉及3家信托公司,至少717名自然人投资者。

  除了吉林信托多期信托计划兑付逾期或即将到期之外,长安信托的产品亦在之列。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一只名为“长安信托-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产品亦深陷其中。长安信托官网显示,这只产品总规模达12亿元,预期收益率11%。其中第一期成立于2012年11月16日,规模达20000万元;第二期成立于2013年2月8日,规模为33585万元;一个月后第三期成立,规模为66415万元。资料显示,该信托计划第二期全部为自然人购买,自然委托人101人,第三期自然委托人180人。第一期将于今年11月到期,其余的两期则在2015年初到期。

  据媒体报道,山西信托的3只(期)集合信托计划深陷其中,涉及近5亿元资金、161名自然人投资者。据悉,这三只(期)产品马上将到期。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次致电山西信托,但均未有人接听。山西信托官网显示,山西信托曾于2011年7月11日和7月28日发行了两期“山西信托-山西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前者已于2013年1月14日清算兑付,后者曾延期6个月后亦清算兑付。

  事实上,陷入债务危机的联盛集团曾于2013年11月29日宣布重整。12月4日,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山西分行在内的14家金融机构向山西省相关负责部门联名“紧急报告”,请求出面协调联盛重整事件。最终,联盛的重整被叫停,开始进行资产及债务重组。

  目前重组正在进行之中。2014年,山西省金融办下发了《山西联盛战略重组指引》,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联盛战略重组框架协议》。吉林信托为其投资者发布的公告显示,目前山西联盛、各债权人及相关机构已在前述“指引”过程中,“但具有关方面证实,个别债权银行尚未签署该重组指引。”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个别债权银行尚未签署重组指引,主要原因在于联盛重组后各债权银行组成银团对联盛新增信贷20亿元未达成一致意见。不过,据知情者透露,关于涉及其中的集合信托的清偿方式,在这份由山西省金融办下发的《山西联盛战略重组指引》中已明确是“结合重组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和各方意见统筹安排”。

  根据普益财富的不完全统计,在2014年将有20只涉煤信托到期,其中有15只将在上半年到期,规模超过百亿元。

  打响兑付保卫战 信托公司全力以赴

  面对“寒流”,信托公司加紧保卫“刚性兑付”,银行也难逃负面影响。

  然而,信托公司要想打赢这场兑付保卫战,并不容易。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的统计,今年预计将有7966只集合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合计9071亿元,结合利息支付等因素,今年信托需兑付的本息将近1万亿元。其中,风险较高的房地产、平台信托今年到期规模预计分别为2479亿元和2251亿元,分别占今年到期集合信托的比例为27.34%和24.82%。业内人士分析,一些信托公司出于规避监管层对房地产贷款的限制等因素,将部分实际投向为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计划以工商企业类信托名义发行,使得今年实际到期的房地产信托占比远高于统计数据。

  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剧了保卫兑付的难度。中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今年经济下行利率上行的背景下,信托公司以往“借旧还新”的刚性兑付方式将受到很大制约,进而使撼动刚性兑付根基的概率显著上升。

  “今年我们公司的目标是全力以赴保证兑付,资管规模排名只要和去年持平就行。”前述信托副总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目前公司已经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力度,“要求该驻点的必须驻点,不用驻点的也要经常去项目方查看,了解最新实际情况。”

  另一家信托公司已经开始限制房地产信托业务。该公司的一位信托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以往做项目时,只要抵押充足就能做,但现在,更多看的是这个项目所属的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及风险。“现在已经由过去对实质风险的关注转变为对形势风险的关注。”这位信托经理说。

  此外,近期的多起信托兑付危机事件亦对信托公司的年度战略产生影响。某信托公司副总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信托公司已经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调整为保兑付,而不再是冲规模,“很多公司今年的经营目标都偏保守,大家都对今年的市场不太看好”。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共有58家信托公司成立447个集合信托计划,成立规模为609.3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23%。去年1月份,共有61家信托公司成立420个集合信托计划,成立规模为738.72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成立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年末资金紧张,但亦与信托兑付事件有关。

  代销风险急剧上升 影子银行或被颠覆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诚至金开1号”事件的发生将导致商业银行在日后作为渠道方销售该类风险资产时会慎之又慎;在该风险事件发生后,商业银行对于非标类资产的代销环节将会显著收窄起来。据报道,目前有银行已开始收紧代销业务。

  国信证券分析称,“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中流砥柱的商业银行预计将吸收很多的教训,严控风险代销的环节,当这一渠道不再畅通后,则非标资产的拓展扩张将受到极大的抑制”。

  事实上,银行代销是信托销售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此外,信托公司的很多项目亦来自于银行。例如,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推介书显示,这一信托计划正是工行山西分行的推荐项目。而种种迹象表明,此次一些深陷联盛债务泥淖的集合信托产品亦是银行推荐项目,并由银行代销,信托公司可能仅是一个“通道”。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此类信托产品在发生兑付危机后,投资者多选择找相关银行解决问题。“吉信-松花江【77号】”信托计划的一些投资者表示:“我们只找银行。”而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亦曾表示:“在百货商场买到了问题产品,自然要找百货商场。”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为信托公司推荐并代销信托的银行,一旦相关信托产品发生兑付风险,则必然会对其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随着经济增速下滑,银行存在坏账率上升的隐忧。

  江南证券认为,信托若打破刚性兑付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银行透过代售信托产品来变相放贷的路径将受到严重影响,商业银行销售的信托产品面临销售困境;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颠覆,透过代售信托产品变相放贷只是影子银行的“冰山一角”,以非标债权为投资标的表外理财产品、表内同业项下和应收款项类投资下的类信贷产品违约风险也将接踵而至,冲击商业银行高收益率信贷业务盈利。

  昔日“肥肉”变“地雷” 转型“死胡同”魔咒待破

  根据中金公司的数据,2014年,预计有近160亿元的集合类矿产信托将到期,集中在1月份和四季度。谁能想到,差一点成为“打破刚性兑付第一弹”的涉矿信托,也是曾经的“转型先锋”。

  原来,信托业曾经寄希望于通过涉矿信托摆脱房地产信托。根据一份来自银行体系的研究报告,在涉矿信托密集成立的2010年,恰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一轮调控周期,信托公司在传统房地产业务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不仅如此,2010年8月,为防范兑付风险,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对资本金提出要求,即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这主要针对的是融资类业务,尤其是愈演愈烈的房地产类信托,防止出现不能兑付客户本金和收益的情况。当时坊间流传,在《信托业风险资本调整表》中,各类信托业务被规定了不同的风险资本计提比例,其中,集合信托中的房地产融资业务,计提比例高达3%,对当时如火如荼的房地产信托是一记重击。

  在“金融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极具诱惑力的概念下,信托业盯紧涉矿信托这一块“肥肉”。早在2008年,山西省即已开始主导煤矿的兼并重组,并规定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数量控制目标由原来的1500座调整为1000座,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矿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吨/年,矿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

  谁曾想当时的“肥肉”,变成了如今的“地雷”。创新转型进入“死胡同”——信托业一次又一次重演这一幕。除了涉矿信托,还有艺术品信托和酒类信托等曾经被认为是“创新和转型”的新选择。以艺术品信托为例,据此前媒体报道数据,2011年至2012年初,艺术品信托业达到了一个高峰,2011年出台的《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中,要求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大量信托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然而,到2013年,艺术品信托密集到期,而国内艺术品市场依然在调整之中,多家信托公司发行的超过30亿元的艺术品信托产品面临着兑付危机。

  根据信托业的数据,2013年度全行业增速趋缓,传统强项——私募投行业务越来越难做,好项目如沙里淘金一般难得,已经有人提出信托业拐点到来。毫无疑问,全行业再次面临创新和转型,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信托业应当摆脱过去的“一窝蜂”和“大干快上”的风格。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认为,对于私募投行业务,应当要逐步建立以行业为基础的组织化的专业融资管理能力,以避免行业周期波动带来业务不定性和风险性,并且要综合运用受益权分层、受益权流动化等金融技术,以降低优质融资对象的综合交易成本,使融资信托产品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信托公司转型道路较多,除了传统的私募投行业务的优化,还可以转向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

  此外,有信托业人士认为,信托在转型和创新之路上,还应当走向垂直细分,相比于市场驱动,资源禀赋驱动和专业优势驱动下的业务,更有宏观环境抵御能力。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