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降准预期升温 机构预测现分化

2014年05月29日 15:0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外资机构力挺降准:宏观经济或进一步放缓,“无法让一个不再增长的经济体去杆杠”,降准是对付硬着陆最好的宏观政策

  ■多家国内机构称降准可能不大:即便经济增长动力短期不足,也不能重走“旧路”,“货币政策调整不应该像撒胡椒面”

  羊城晚报讯 记者戴曼曼报道:近日,关于是否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争论持续升温。支持者认为当前形势下,降准的时机已经成熟;反对声音则称内地暂未显现大范围的降准信号。“货币政策调整不应该像撒胡椒面”,昨日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当前可能货币政策确实需要一些调整,但不应该全面放松,“即使经济动力增长不足,也不能重走老路”。

  观点一:货币政策可能过于紧缩   

  事实上,今年以来关于中国是否会进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争论就未曾停止,而数位央行高层也在多个场合提到了“政策微调”。近日,包括渣打、澳新等在内的多家外资银行机构纷纷发表研报称,多项经济指标显示,若以历史数据参考,当前形势下已经应该采取降准行为。

  渣打的研报称,短期内中国宏观经济减速运行,同时信贷在减速,房地产市场也出现调整。渣打更是将包括发电量、信贷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市场上流动性以及实际利率等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同2011年和2008年降准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认为鉴于此次经济下行由于房地产行业减速、高实际利率和企业利润增长放慢,今年的宏观经济还会进一步放缓。

  渣打也提到结构性的改革不会立即产生实质性的增长红利,通过汇率政策的放松的空间有限,更是直言“无法让一个不再增长的经济体去杠杆”。

  与渣打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澳新银行,近日以刘利刚为主的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团队就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不一致性在不断增加,“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过于紧缩”。

  观点二:新增外汇占款下降为降准提供可能

  更多支持降准的业内人士也表示,新增外汇占款的持续下降,已经让基础货币缺口逐渐加大。 据央行数据显示,金融机构4月新增外汇占款1169亿元,较3月份的1892亿元大降38%,创下了年内的新低,也会降准提供了可能。

  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则表示央行降准是当前对付硬着陆最好的宏观政策。不过,他认为降准并不意味着大规模刺激,只是货币政策从过紧转向中性的必然要求。

  观点三:货币政策调整不能像撒胡椒面

  与渣打、澳新等不同的是,不少国内机构仍然表示虽然货币政策的微调迫在眉睫,但是近期降准的可能性并不大。

  “货币政策调整不能像撒胡椒面”,昨日,郭田勇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屡次强调,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不应该简单采取放松总量的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定量定性的方式兼顾结构性调整。他特别提到此前对于棚户改造项目扶持,以及央行对于县级农商行的降准,认为同样能够具有释放流动性的效果,但是兼顾了结构性调整。

  他更表示,即使短期内一些信号体现的经济动力增长不足,也不能重走“旧路”,盲目地利用货币政策放松来刺激经济发展。

  观点四:央行多种工具组合可维持流动性

  本周二央行正回购200亿元创下了年内的低点,而上周央行虽然有正回购操作,但向市场净投放1200亿元。有分析人士称,与过去“一刀切”的办法相比,央行更乐意利用多种工具组合来维持流动性稳定。

  海通证券的姜超则认为,降准等全面宽松政策出台可能性不大,虽然外汇资产减速,但金融机构再贷款或能够成为政策微调的主要工具。而此前市场传言,央行在4月份通过国开行再贷款3000亿元用于支持保障房的建设,似乎已经成为佐证,再贷款货币创造的作用或日益重要。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