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金融改革全面推进 市场化进入攻坚战

2014年06月19日 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题:中国金融改革全面推进 市场化进入攻坚战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难看出,中国官方去年公布的“改革大单”中列出的金融领域改革议题,今年以来正相继取得进展。

  “金融改革方向和措施非常明确,主要是朝着市场化与开放的目标推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金融改革的意义在于帮助中国的实体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同时引入更多市场主体,以提升竞争效率。

  在众多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恐怕是利率和汇率的改革。作为金融领域的两种主要价格,两者正稳步走向市场化。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便可实现利率市场化。而在汇率市场化方面,中国央行于3月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过去的1%扩大至2%,并将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

  赵锡军分析,目前人民币汇率已实现市场化,汇率浮动范围亦在逐步扩大,下一步改革要点在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让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

  而针对金融改革的另一维度,即对内对外放开市场准入,今年以来亦是动作不断。如,中国银监会3月确定了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中国民众不久后将有望享受到民营银行提供的服务。随着资本市场“新国九条”的公布,以及IPO重启的日益临近,伴随着新挑战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亦将迎来新的机遇。

  在专家们看来,中国金融改革接下来将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市场准入、人民币国际化等多方面发力,逐渐步入“攻坚”阶段。

  赵锡军指出,在利率市场化当中,目前仅剩下存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但随着上海自贸区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的开展,“预期将会比较快地推进”。

  中国建设银行日前正式成为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然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受到各方瞩目的同时,针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汇率急剧波动、国际热钱涌入等的质疑声亦不时浮现。

  对此,摩根士丹利亚洲及新兴市场股票策略部主管郭强盛(Jonathan Garner)向记者指出,未来人民币会逐渐走向国际化,波动性也会加大,但人民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不会像南非兰特、土耳其里拉那样反复出现持续贬值的状况。

  赵锡军亦表示,使用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而非借助美元,可降低交易双方管理市场波动的成本和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只使用本币进行支付和结算,不用‘转两道手’,可以减少与第三方货币的汇率波动风险”。

  在金融领域逐步放开市场准入,赋予市场主体以应有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官方亦在推动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

  赵锡军提醒,深化金融改革,一方面官方要简政放权,把本应市场来决定的事项交还给市场,另一方面市场还应有承接这些改革的机制。

  他举例指出,伴随着银行存贷比要求今后得到放宽,以及民营银行的问世,需要正视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如存款保险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推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完善中。”(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