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美国缩减购债规模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不大

2014年06月21日 09:0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新兴经济体应借宽松货币政策行将结束的机会,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突破

  “美国本次缩减其购债规模属于市场的预期范围之内,所以对中国市场的冲击较小,中国不会因为美国缩减购债规模而特别动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加以应对,而是会保持现有的步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陈鹄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本次美国的行动代表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态势,美国可能会提前加息,这个造成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近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了货币政策声明,宣布将其债券购买计划的规模进一步缩减100亿美元,同时,FOMC还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不变。受此影响,美股牛市如虹,标普创盘中新高涨0.77%。

  陈鹄飞表示,一方面,今年一季度美国受冰灾的影响,经济增速被拉低,但这并不改变其经济向好的态势;另一方面,美国劳工市场失业率数据不断改善,家庭资产负债表有着良好的修复预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指出,美国退出QE对中国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美联储逐步退出QE将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利于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中国出口额。但是另一方面,巴西、印度、印尼等新兴市场很容易受到美国利率上升以及资本外流的冲击,而这些国家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出口又可能会受到这些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

  此前,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益于发达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兴市场享受了额外的外需和外资,形成了出口导向、投资主导、信贷驱动的畸形发展模式,而自2013年以来,随着发达国家的货币宽松接近极限,全球“再平衡”的痛苦正加速在新兴市场发作,其中“再平衡”主要指贸易、资本、基本面和社会四个部分。

  管清友表示,新兴经济体受益于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但同时也造成了外向依赖的痼疾。新兴市场应该借此机会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如果结构性改革能取得突破,供给面改善,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不仅可以摆脱再平衡的痛苦,甚至可能重现全球化黄金时期的辉煌”。 ■本报见习记者 乔誌东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