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半年仅一“宝宝”破百亿 银行自我革命是伪命题?

2014年07月07日 14: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规模之争,排名之争……2014年上半年,基金业延续了这些最为常见的比拼,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在竞争中发生着巨大变化。

  今年年初IPO的开闸,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大事件,基金也从打新中尝到了甜头,打新热情高涨。未曾料到,随后打新规则的调整让基金在第二轮IPO中,获配新股数量锐减,部分“打新”基金遭遇了份额缩水的无奈。在过去半年中,银行“宝宝”类产品是否顺利反击,成功分得互联网货币基金的一杯羹?货币基金是否仍然深刻影响着基金公司规模排名?面对货币基金一家独大的局面,股票基金发展状况如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上半年的几大基金热点,对行业的新变化进行了盘点。

  银行直销平台上的“宝宝”类理财产品正面临尴尬局面:几个月运作下来,突破百亿规模者,寥寥无几。

  此前,余额宝、活期通等互联网企业联合基金公司推出的产品前期增速都相当迅猛,不到一个月时间便轻松突破百亿,如今多已是千亿规模。比较之下,此前被业界抱有期望的银行系“宝宝”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仅有一只“宝宝”规模破百亿。

  银行试图“自我革命”的壮举,目前看来似乎只是一个伪命题。

  银行系“宝宝”陷规模窘境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先后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4%左右年化收益率,T+0赎回到账、7×24小时交易。部分银行更进一步开通绑定储蓄卡后自动申购和取现的功能。

  然而,被认为是要与“余额宝”等互联网企业理财产品相抗衡的银行系“宝宝”发展速度却并不尽如人意。先来看两家大行的数据:工商银行推出的“薪金宝”是目前银行系“宝宝”中规模最大的一只(除掌柜钱包外),二季度末其对接的工银瑞信薪金货币基金规模为135亿元;中国银行打造的“活期宝”目前规模仅有30亿元。

  国有大行并非“宝宝”最热情的拥护者,商业银行早前更显示出更大的决心来打造“宝宝”们,然而其直销平台上的数据也并不乐观。

  截至二季度末,民生银行“如意宝”对接的民生加银现金宝规模73亿元,中信银行“薪金煲”对接的两只基金总规模为42亿元,兴业银行“兴业宝”对接的大成现金增利规模29亿元,平安银行“平安盈”对接的平安大华日增利规模不到6亿元。

  “半年末银行冲存款,可能会对基金规模造成一些削减。不过从留存的规模来看,确实也并不理想。”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规模增速惊人。据基金公司披露的6月末净值数据统计,货币基金(包括理财基金)总规模达到1.71万亿元。去年底货币基金整体规模仅为7475.9亿元,今年上半年增长了近1万亿元,其中银行系“宝宝”所占份额非常有限。

  案例一:兴业宝、掌柜钱包命运迥异

  “掌柜钱包”与“兴业宝”的不同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宝宝”运作中的利益纠葛。

  这两个产品是兴业银行在今年先后推出的余额理财产品,功能基本相似。然而,截至6月末,掌柜钱包的规模达到519亿元,兴业宝却仅有29亿元,差距巨大。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有接近兴业银行人士表示,“首先掌柜钱包具有先发优势,早发行一个月时间,客户认知度相对较高。另外,掌柜钱包的收益率一直高于兴业宝,现在的投资者对收益非常敏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虽然背后都是兴业银行主导,但两只产品所处的平台却并不相同。”

  “掌柜钱包”是兴业银行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在其银银平台基础上打造的理财门户“钱大掌柜”上推出一款余额理财工具;“兴业宝”则是在兴业银行直销平台上推出的增值服务产品,对接大成基金现金增利货币。

  “掌柜钱包”的资金入口——银银平台是兴业银行打造的中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同业平台,涵盖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科技管理输出、资本及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外汇代理等八大业务板块。

  一些地方性小银行在硬件软件方面都没办法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而银银平台则提供了渠道。

  据媒体今年3月的报道,“钱大掌柜”已有50多万客户,每天以1000~2000户的数量增加,高峰期每小时可销售1亿多元的理财产品。

  “与其他银行推出类似产品不同,掌柜钱包是一款‘开放式’的产品,也就是并不仅限于拥有兴业银行账户的客户购买,也对其他银行的客户开放。”兴全基金人士表示。

  “掌柜钱包并不算单纯意义上的银行系‘宝宝’。”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同业业务平台上的产品,带有第三方的性质。”

  相比而言,直销平台上的“兴业宝”更多的是面对兴业银行的存量客户。

  “尽管兴业宝也支持通过多家银行卡购买,银行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增值服务吸引增量客户,但现在大部分银行已经都开通了类似的服务,各个产品之间无非就是95分和98分的区别,所以很难实现这个目的。”有基金公司市场部经理认为。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大多数银行系‘宝宝’最多能接入几家大行的银行卡,而且限制还非常多,基本上外行资金都卡死了。”

  银行在对待“本行资金”和“他行资金”姿态上的差异从对资金流转额度的限制上可见一斑。

  “掌柜钱包”的一大业务亮点是当日申购无上限,具备目前业内“宝宝”最高当日赎回额度3000万元,而“兴业宝”T+0快速取现金额为每日实时支取单笔限额5万元,超过此限额会自动转成普通支取。

  案例二:薪金煲叫好不叫座

  如今“薪金煲”已经成为基金业内一个标志性产品,目前很多基金公司与银行谈合作都是比照着“薪金煲”的模式。该产品问世前,舆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将其誉为“一场银行业的自我革命”,可能将颠覆银行业的活期存款业务格局。

  然而,这样一个呼声很高的产品,却并没有取得像余额宝那样规模上的成功。推出两个月后,“薪金煲”对接的两只货币基金——信诚薪金宝和嘉实薪金宝规模各21亿元,总规模仅42亿元。

  中信银行年报披露,2013年存款总额2.65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占比42.6%,约为1.13万亿元。以此计算,流入“薪金煲”的资金占其活期存款的比例不过0.37%,可谓微乎其微。

  今年5月初,中信银行与信诚基金和嘉实基金合作推出了余额理财产品 “薪金煲”。相较于其他“宝宝”,“薪金煲”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申购和赎回采用全自动模式:客户申办中信银行卡后,可设定一个存款金额,超出部分将自动转为货币基金;而当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也无需发出赎回指令,可通过ATM直接取款或直接刷卡消费,在此过程中,中信银行的后台会自动实现货币基金的快速赎回。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 “薪金煲”的功能全部实现,其支付效果和目前银行账户下的活期存款几乎无差别,但能提供相对较高的年化收益率,对于活期存款客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产品如果得到大面积推广,很有可能成为取代活期存款的新业务形态,其影响会十分深远。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信银行最开始的想法是想做一个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初衷是为了留住存量客户,主要是针对代发工资客户,因此将该产品取名为“薪金煲”。

  “因为中信的网点比较少,一些代发工资账户的客户往往在工资到账的第二天就把钱转走了,资金留存率比较低。”有中信银行客户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不过在后期的产品开发中,中信银行接受了基金公司提出的自动申赎建议,对产品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之能直接对接线下ATM和POS机。使用“薪金煲”的客户在ATM上查询余额时,将同时看到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两个账户的余额。

  对产品的定位也从留住存量客户转而变为争夺增量客户,后期在内部进行培训时已不再强调产品针对工资户。

  虽然前期高调亮相,但产品推进过程却并不“给力”。有中信银行业务经理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行里对薪金煲的推广力度并不算大,只规定对“薪金煲”开户数量进行业务量考核,但对规模却并没有要求,“我们每个网点要求完成平均每天10个开户,完成这个数量并不困难。”

  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表示,银行与互联网公司推行“宝宝”的出发点完全不同,银行更多是一种被动应战之举,但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银行很难有真正的“断腕”之举。

  尽管银行系“宝宝”发展不尽如人意,然而更多的基金公司和银行仍在前仆后继。

  近期又有几家银行陆续推出相关产品,招行推出的“朝朝盈”,将与招商基金的招财进宝货币基金B对接;渤海银行与诺安基金也于日前推出了“添金宝”。此外,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还有多家基金公司在与地方性银行洽谈合作。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