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可转债市场有望转暖

2014年07月08日 10:4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近期市场对后市反弹预期升温,不少机构看上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市场。究竟这一市场有没有机会?如何投资?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招商可转债分级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孙海波,他表示,三季度政策放松力度将加大,季度后半段经济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对可转债市场形成利好,下半年可转债市场可能会转暖。

  三季度政策放松

  力度或加大

  证券时报记者:对政府提出的“稳增长、保下限”,您怎么看? 孙海波:国内经济目前进入企稳阶段,但能否持续回升还存在不确定性。三季度政策放松力度可能加大,后半段经济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经济增长下限在7.5%、通胀上限在3.5%的区间论,这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政策调控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主要矛盾是稳增长、保下限。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今年通货膨胀形势及央行货币政策如何判断?这将对债券投资带来哪些影响?

  孙海波:今年通货膨胀走势总体平稳,目前的风险主要是猪肉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在中秋节前后进入猪肉消费旺季之后,生猪价格上涨压力可能会体现得比较明显,并拉动四季度消费物价指数(CPI)小幅上升,而地缘政治风险导致的国际油价波动,也可能使通胀有一定的上行压力。但总体来看,三季度CPI升幅可能比较有限,明显超出政府制定的3.5%的目标可能性不大,年内央行货币政策由松转紧的可能性也不大。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6月份没有出现钱荒的冲击,是否这一情况年内都不会再现?

  孙海波:钱荒最可能出现的时间点是6月底和12月底,跨过6月底之后不太可能出现。12月是否紧张要看经济和通胀回升的情况。

  下半年债市震荡

  可转债更有戏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下半年债券市场会有哪些显著特征?

  孙海波:下半年债券市场走势可能是震荡为主。三季度处在政策放松、经济平稳的阶段,这对债券市场仍比较有利,收益率易下难上,但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可能会逐渐乐观,收益率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进入四季度,经济和通胀小幅回升,债券收益率可能出现小幅震荡上行的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不断放松对债市有利,但放松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开始回升,债市压力就会显现,而股市和转债市场机会将逐渐体现。

  证券时报记者:您管理的是一只可转债基金,未来转债市场走势会是怎样的?

  孙海波:目前转债市场虽然有所上涨,但是从长期看,依然有较强的安全边际。而股市虽然低迷,但长期看,目前的点位是偏低的。随着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会缓慢提升,会逐步将资产的配置重点从利率债、信用债向可转债等转移,下半年可转债市场可能会转暖。

  证券时报记者:在可转债市场变化的情况下,您如何作出判断,最看重什么市场指标?

  孙海波:可转债市场最重要的指标是绝对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当多数转债的绝对价格都在100元以下时,如果有较多的转债到期收益率接近相近公司发行的债券的收益率,即表明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预期极为悲观,转债的转股期权基本没有价值,此时即使股市继续下跌,转债下跌幅度也有限。而一旦股市止跌或回暖,转债就会开始上涨。比如2012年11月份,股市下跌,由于很多转债绝对价格已经很低,到期收益率较高,所以11月份转债止跌,而12月份股市开始上涨,转债立刻跟随股市上涨。 主动可转债分级基金

  建仓时机适宜

  证券时报记者:为何选择在这一时机发行可转债分级基金?

  孙海波:目前可转债投资时机比较好,三季度可能是股票市场的蓄势阶段,政策不断放松,股票市场的下跌空间有限,但短期经济还不会明显恢复,市场可能底部震荡,提供了充足的建仓时间。四季度股市包括转债市场可能会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这只转债基金有何特点?

  孙海波:目前市场上已有银华中证转债和东吴中证转债两只被动型转债分级基金,招商可转债分级基金是业内首只主动型转债分级产品。相对来说,主动转债基金可以灵活控制仓位,在市场大跌时能降低可转债仓位,同时选择风险较低、绝对价格较低的转债加以配置;而在转债市场高位,则可以通过融资回购加大杠杆配置可转债。

  而且,可转债分级基金在场内分成A、B端,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在场内卖出或买入A端或者B端,如此增加了基金的流动性,给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