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超9000亿元集合信托产品到期 房地产、地方类占比高

2014年07月17日 08:55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资产规模增速放缓,项目出险频率加快——

  信托业需守好风控这道门

  经济日报记者 常艳军

  从矿产到房地产领域,信托行业风险事件近期时有上演。在个案频发的同时,今年信托业应对到期兑付的任务似乎也并不轻松。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将有超过9000亿元的集合信托产品到期,这其中,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类信托占比较高。而据机构分析,如果将单一信托产品包含在内,今年第三季度将会是到期高峰。

  在当前行业发展遭遇“寒流”的背景下,能否顺利实现项目到期兑付,有效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考验的是信托公司的真功夫。

  “硬”指标与“软”实力

  一方面,信托行业自身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对风险控制有严格的控制流程

  “从目前来看,信托业虽存在一些个案风险,但扩散为大范围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中建投信托研究员王苗军表示,当前风险爆发的行业首先是受煤炭行业整体下行影响的矿产信托,其次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的三四线城市中小型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早已成为多数信托公司主动规避的项目,在存续项目结束后,未来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较小。

  “从信托行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来看,未来监管机构或将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的净资本约束,信托公司应对信托项目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王苗军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固有资产总规模为2984.6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683.68亿元,环比分别增长3.94%和2.18%,继续保持逐季平稳上升趋势,行业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据悉,信托公司增资潮目前仍在延续。

  “信托项目中一般有充足抵质押品或其他担保措施为项目提供保障,部分信托项目出现个体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暴露或非损失风险。”一位信托公司人士表示,项目出现风险,最后是否出现实际损失,还在于信托公司能否将风险项目进行有效处置。

  从信托公司而言,一般都有严格的风险防控流程。比如,中建投信托自去年起对所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引入了第三方信用评级。平安信托一方面在准入端严把关,另一方面通过风险限额、净资本等指标体系管控风险。外贸信托实行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审计稽核等多维度风险防控。

  “风控流程的关键在于执行是否到位,是否真正重视,是否能有效把控实质风险,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需要。”外贸信托风险法规部总经理秦江卫说。

  有效应对兑付压力

  信托公司要强化提前预警机制,对有风险隐患的项目及时实施风控预案

  风险个案频出也反映出信托业在风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信托业相关人士说,相信随着信托公司管理能力的提高,在监管机构严格监管之下,类似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今年第三季度的兑付高峰主要源于2012年第三季度起单一信托的爆发式增长。相对来说,集合信托的兑付规模比较平稳。而且对于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等传统信托业务,信托公司的风控手段已较为成熟。不过,信托公司也应强化提前预警机制,并对有风险隐患的项目及时实施风控预案,从而保障项目到期兑付。”信托业相关人士说。

  “房地产与基建类信托在一定时期内仍是信托业的主营业务领域。上述领域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系统性风险可控。”王苗军说。

  据了解,在房地产领域,信托公司除了对交易对手、合作项目优中选优之外,还更加注重风控措施的规范性和严密性,通过诸如多重保障、超值质押、个人担保、派驻董事、专户管理等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

  风险监管不断深化

  监管机构推出一系列监管新举措,强调风险控制的整体机制建设,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

  从监管层而言,中国银监会先后修改出台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范信托公司业务,2010年又推出《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设定了风险闸门。

  随着信托项目兑付风险频发,监管层又将风险的防控与化解摆在首要位置。此前,银监会发布《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被认为是落实完善信托业治理体系八项机制的体现,其核心思路在于加强风险防控与处置能力。该《意见》叫停了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业务。

  “监管机构持续推出一系列针对信托行业的监管新举措。这些举措最突出的特征是风险监管更强调风险控制的整体机制建设,更强调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王苗军表示,这有利于进一步引导信托行业朝着更加精细化、集约化的方向,在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基础上,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