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发有戏”2分钟售1500万 百度瞄上娱乐金融

2014年09月23日 10:25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互联网巨头正大踏步迈进娱乐产业,既能带来直接票房收益,又能提升影片影响力的金融众筹成为广泛使用的模式。9月21日,百度公司与中影股份、中信信托和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联合发布“电影大众消费平台”——“百发有戏”。这是阿里巴巴推出“娱乐宝”后,又一个互联网娱乐金融产品。

  昨日,百度推出的“百发有戏”第一期的产品正式上线,对接电影《黄金时代》的票房及消费权益,最低支持门槛仅为10元,用户购买该款产品6个月之后,视电影票房情况获得8%—16%的回报。

  电影粉丝营销,10元可以成为制片人

  “百发有戏”一期产品选定由汤唯、冯绍峰主演的影片《黄金时代》,最低起购门槛仅为10元。用户可以享受到“百发有戏”提供的影片各种消费特权,如获得明星专属“表白”视频、参与庆功晚宴、获得免费电影票、电影卡等,还有望获得8%—16%的权益回报。

  后台显示,两分钟内意向认购就达到了1500万,拥有主演致谢视频、告白视频、T恤等的特殊权益则被秒杀,最终实际销售1800.236万元,3060人参与了认购。

  据介绍,这比原定的募集目标1500万元多出了300.236万元。由于认购太火爆,在金额接近1500万元的瞬间,同时并发支付的用户太多,最终实际募集1800.236万元。所有的资金最终都通过“百发有戏”一期对接的信托进行资金监管和运营管理。

  8%—16%的投资回报率并不算低,这些回报从何而来?光靠票房有如此高的收益?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票房收益,事实上这也是中影的一次粉丝营销,百度帮助中影吸引用户关注,提供数据分析支持,进行影片营销,拉动电影票房,中影则有可能为百度用户提供一定的收益回馈。

  电影文化产业的“消费+金融”创新模式

  从产品内容上来,“百发有戏”和阿里巴巴今年上半年推出“娱乐宝”很类似,娱乐宝使用户以最低100元的资金参与电影投资,并且获得预期7%的收益,以及剧组探班、亲临明星见面会等福利。从投资回报率来看,“百发有戏”的8%—16%超过“娱乐宝”的7%。

  不过,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娱乐宝”实际上是与国华人寿合作推出的一款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用户通过投资该保险产品间接投资了电影。

  百度金融对“百发有戏”的定义是 “消费金融”类产品,将日常的电影等娱乐消费囊括进来,通过聚焦电影文化产业“消费+金融”的双重属性,为用户提供消费、金融两个层面的服务: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享有高质量个性化C2B的服务消费,如“秒抢”的明星订制礼品等;另一方面还有可能根据票房情况享受到回馈机会。也就是说,“百发有戏”侧重于电影的消费端,从产品设计上看,投资人的收益额直接取决于电影票房,票房越高,收益越高。

  可见“百发有戏”跟保险并没有什么关系,反倒是中信信托出现在其合作名单中。

  记者拨打了中信信托的相关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百度消费权益信托为财产权信托,中信信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成立消费信托,保护消费者权益。所以,用户购买“百发有戏”并不是购买了信托投资产品,中信信托并不负责资金投资。

  互联网资深评论员端宏斌认为,互联网、影视、金融,三方合作既可以形成影视的商业闭环,有用户,有内容,还可能有回馈,这种设计可以直接推高电影消费。

  “消费金融”类理财产品预计会进入更多行业

  传统的消费金融,主要是针对大家电、汽车、装修等耐用消费品,手段是个人贷款。而“百发有戏”这种消费金融是覆盖面更广的普惠金融,体现了互联网精神,也将时下最热的粉丝经济整合进来,推高互联网金融的人气和普及率。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的助理分析师钱海利表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商一开始发展的基础就是消费,比如淘宝和京东,余额宝为什么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可以把消费账户里的钱进行灵活的理财。线下的金融市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但在互联网上,金融才刚刚起步,从货币基金、到保险、到票据理财、到消费理财……各个平台都在抢占互联网金融的份额,未来各种各样形式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这种理财与消费结合的模式也将进入更多行业。”  □本报记者 褚睿雅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