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大关键词透视金融“深改元年”

2014年12月24日 14:29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注定成为中国经济年历中不平凡的一年,这是“新常态”的开局年。“新常态”意味着在未来数年内,中国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对各项改革包括金融改革在内提出了更加急迫的转型要求。

  事实上,去年末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为今年金融业的发展定下了“深改元年”的基调。这一年,央行不对称降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落脚到民生层面,从取消限购到房贷松绑,房市高潮迭起;沪港通成为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全面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回首2014年,我们整理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四大金融改革关键词,但难免挂一漏万,因为,金融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远比我们笔下的更精彩。 本版采写 现代快报记者 艾凌羽 杨连双

  关键词一:降息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对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是自2008年11月27日以来最大的一次降幅;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市场普遍认为降息是为了扩张货币拯救经济,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种理解有偏差。“贷款利率降得很明显,存款利率反而放宽了20%,这样一来,存款利率等于没降。如果是为了实体经济增长,存款利率应该是降下来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资金投往实体经济。所以,我的理解是,本次降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降息带来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股市自降息后接连大涨,上证指数的涨幅已超过600点;银行陆续将存款利率上浮20%。

  关键词二:房贷新政

  “7折利率不可能出现”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下发通知:调整住房信贷政策,二套房认定实行“认贷不认房”。以前首套房还清了贷款再买房,就享受不到首套房贷款优惠,现在则可享受最低首付款比例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的优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央行松绑房贷政策后,各地楼市成交情况相比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升温。从整体效果看,这一政策将会提振市场信心,止跌已经明确,但反弹的幅度依然要看后续房贷释放情况。此外,银行不可能给出7折利率折扣,因为资金价格依然处于高位。

  从执行情况来看,新政推出两个多月,国内仍有40%的银行未对此作出表态。近日,《2014年中国房贷市场11月报告》显示,目前大约只有6成银行执行房贷新政,不过11月一线城市房贷利率创年内最低水平。

  关键词三:沪港通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在资本市场的翘首期盼下,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批准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于2014年11月17日开始。不过在一个多月的运行中,沪港通却表现出慢热的态势,市场观望情绪严重。

  作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史上力度最大的开放举措,沪港通的成功上线,绝不仅是两地投资者能够互相买卖股票,而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业内普遍认为,沪港通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即为离岸人民币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提高海外人民币需求。

  盘古智库研究员梁海明称,沪港通不应该以额度、行情、交易论利弊,其更加着眼于对中国股市改革乃至金融改革的重大利益。表面上看,沪港通是地域上连通了上海和香港。但实质是中国通过香港连通了世界的资本市场。

  关键词四:“新国十条”

  “催生保险强国”

  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发布以来,国务院再次专门部署加快保险业发展的国家层面文件,被称为“新国十条”。

  “新国十条”提出要将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在个人和家庭保障计划、企业保障计划及社会保险等层面全方位强调商业保险的作用。同时提到要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风险防范和损失补偿中的作用,未来将大力发展再保险和促进巨灾保险制度建立。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解读说,“新国十条”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