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2015年投资机会:机构投基哪里去?

2015年01月14日 1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记者 康博)去年资本市场的火爆行情让股票型基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成为基金中最赚钱的品种之一。面对2015年良好的开局,对于偏好风险型、高收益的基金投资者来说,此时又是布局的大好时刻。

  分析人士指出,改革与稳增长的组合是支持2015年行情继续向上的关键因素,而市场情绪的回暖及货币政策的渐趋宽松也有望引导行情向纵深演绎。具体到基金产品,投资者可对以二级市场为主的诸多权益类基金予以关注。

  指数基金或继续成投资利器

  过去几年,指数型基金大都是“几多欢喜几多愁”的局面,在不少基金赚钱的同时也有很多基金赔得见底。2014年指数型基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美好时代,相关数据显示,多数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率在去年里都达到了10%以上,部分优秀的基金产品收益率更达30%以上。由此,多数基金经理均将指数基金作为2015开年的重点配置。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指数基金致力于以最小的跟踪误差“完美”追踪指数,为投资者赚取市场平均收益,而面对“任性”的牛市行情,相关机构对于2015年的指数型基金也普遍持乐观情绪。业内人士指出,2015年费用低廉的指数基金仍然是投资者们最理想的选择之一,投资获得的净收益能够超越绝大多数“专业人士”。具体操作方式上,投资者可把公司投研实力较强、业绩整体优秀、基金经理从业经验丰富的偏股型基金以及指数型基金作为配置重点,同时灵活运用ETF基金、杠杆基金阶段性操作以增强收益。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银河证券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725只主动管理的偏股基金中,仅有42只基金跑赢沪深300指数(51.66%),占比仅5.8%。与之相比,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基本去年收益都在40%以上,其中,增强型基金还获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目前,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被动指数基金共有32只(ETF与ETF联接单独计算),增强指数基金共有14只。前者包括300价值、申万菱信沪深300价值、嘉实沪深300 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南方开元沪深300ETF、鹏华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后者“增强”部分历史表现较好的包括申万菱信沪深300、博时裕富沪深300、兴全沪深300、易方达沪深300量化、富国沪深300、景顺长城沪深30 等。

  三大主题基金钱途可期

  除此以外,以基建类上市公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也受到不少投研团队的青睐。有分析认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头戏”之一,国家未来5年基建投资或达3万亿美元,而据权威机构预测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融资缺口会达到41万亿美元。基础建设永远是发展之基,那么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行业必将率先获得发展机会。有专家认为,这类基建主题基金特别是在开年之初会表现得相当强劲,尽早配置可以抢先获得第一波赚钱良机。

  另外可以重点关注品种就是国企改革主题基金。有业内人士称,国企改革投资将贯穿2015全年,相应主题指数基金的发行会非常有利于投资者分享国企改革盛宴,这类投资趋势也是和社会形势密不可分的。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我国国有企业体量巨大、分布广泛,在改革进程中将产生众多的跨行业投资机会。在此大背景下,国企改革概念的主题型基金也就理所当然的将成为持续性的投资热点。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28日,A股国有上市公司家数共有981家,总市值25.24万亿元,占比分别达到38.07%、60.35%,其中央企、地方国企平均市值分别为500亿元、130亿元,是资本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力量。Wind数据显示,2014年中证国有企业综合指数全年涨幅55.86%,超越同期上证综指涨幅。显然,良好的市场预期已经在市场当中率先得到了反应,就连夺得2014年股基冠亚军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也积极布局国企改革产品,目前,工银瑞信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基金正在发行。

  某券商策略研究员表示,货币政策宽松、A股市场国际化、居民资产再配置带来的流动性层面的改善,都为股指的上行提供资金面支持。在此大环境下,可充分考虑提升偏股产品战略配置比例,增强组合整体进攻性,充分分享市场成长收益。与此同时,对于以消费、新兴为重点投资领域的产品,则可保持相对审慎的态度,加强具体基金甄别,等待中长期配置机会的出现。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