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商务部高虎城:去年出境超亿人次 境外消费超万亿元

2015年03月08日 12:4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问:有人说,中国人“海外淘”把全世界买成了“奶粉荒”,您对此怎么看?

  高虎城:价格相差悬殊,导致境外采购、境外消费迅速增加。价差形成的具体原因一是比较高的税率,特别是我国某些产品存在较高的消费税;二是国内流通成本过高、环节多,在物流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减少成本的空间;三是国外品牌商对华定价政策所致。

  我们下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引导境外采购的回流。当然,境外购物和消费是居民的个人选择。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这种局面也会从前些年“你有、我有、人人有”的模仿性消费逐步转向理性。

  昨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就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中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进出口增长目标设定6%

  我国今年进出口增长目标设定在6%左右,而1月份进出口大幅下滑,全年目标能否实现?对此,高虎城说,根据先行指标测算,2月份进出口仍然是负增长,但降幅会大幅减少,3月份会转为正增长,对完成全年目标是有信心的。

  “今年和2014年国内外形势大体相当,国际需求仍将维持微弱增长。”高虎城说,中国将采取措施推动实现今年进出口目标,抓好已出台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企业的支持,增加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发展新型出口营销模式,为中国企业出口增长创造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一带一路”迎关键年

  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和意义,高虎城说,“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潮流。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们将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地开展区域和双边合作。

  他说,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已与沿线很多国家就规划和实施的一批项目进行了很好磋商,相信“一带一路”建设今年将有一个很好起步。

  去年境外消费超万亿

  在回应境外消费迅速增长的问题时,高虎城说,我国去年出境人数已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他分析,境外购物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差异,具体有三:一是高税率;二是国内流通成本过高、环节过多;三是国外品牌商对华定价政策所致。因此,下一步为引导国外采购回流所采取的措施,也将从以上三方面着力。当前,中国消费者在国外购物呈现“单一化”和“模仿式”特征,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这种局面会逐步转向理性,回到正常的消费状态。

  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进入交换负面清单阶段

  关于中美投资协定谈判,高虎城说,已经结束文本谈判阶段,接下来将按照两国元首商定的共识交换负面清单。中美一旦完成投资协定的签署,将对全球投资规则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他说,最近中方刚收到新一届欧盟领导机构批准的欧方谈判文本,中方团队正在进行翻译、评估和研究,同时准备向欧方提交中方的建议文本。

  高虎城介绍,目前,中国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协定,涵盖我国近30%的进出口贸易额。

  他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RCEP)两场谈判都要争取在今年年底前结束。同时,将在中韩结束自贸区谈判并在今年签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加速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谈判。

  频遭贸易摩擦将成新常态

  “在近两年全球经济疲软、复苏乏力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抬头现象。”高虎城说,作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频频遭受贸易摩擦是一种新常态,“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要有一颗平常心。”

  如何妥善化解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高虎城说,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要把业界间的对话置于优先地位。世贸组织各个成员应当审慎地采取有关救济措施,只有对话和业界磋商未果,贸易救济才是最后的选择。

  针对美国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一些行业出口补贴的问题,高虎城说,经初步技术评估,这一起诉是站不住脚的。对美方的起诉,我们表示遗憾,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拥有的权利,通过磋商或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

【编辑:张司南】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