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启动 政策“松绑”有利市场

2015年04月08日 09:0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继银监会、证监会双双推出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后,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简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流程,提高发行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根据公告,已经取得监管部门相关业务资格、发行过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且能够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注册,并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分期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标志着此前被市场热议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正式启动。

  信贷资产证券化被看做是“盘活存量”大方向上的重要一步。“去年11月,银监会、证监会双双推出资产证券化备案制,现在央行也推出了注册制,打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银行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流动管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资本充足率等多方面意义,是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当前,存量信贷资产的证券化能使银行获得新的信贷额度,打开信贷投放空间,有助于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促进经营方式转变,通过信贷出表转移风险,银行体系不良贷款压力将减轻,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也有帮助。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需求量应该会很大,可以预期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在今年迎来飞跃式发展。”来自机构的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央行在交易场所选择、做市安排、发行时间节奏和信用评级等方面放松监管,给予市场参与主体更多自主选择权,从而提高了证券化产品发行的效率。

  根据央行公告,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在注册某类资产的计划发行总额度后,在注册有效期中,可在总额度内自主择期发行产品,提高发起机构选择发行窗口的自主性。此外,按照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由市场和发行人双向选择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交易场所。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所上市将受益于交易所新推出的质押式协议回购制度从而增强流动性,也有利于将风险分散至银行体系外。

  业内专家普遍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注册制,一次注册、自主分期发行,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展,可以合理引导产品发行市场预期,便于投资者提前做好投资安排,促进证券化投资者多元化,提高产品流动性。同时,也有利于金融机构自主选择市场发行时机,提高发行灵活性,降低发行成本。有利于提高发行管理效率,减少监管成本。

  “央行此举体现了简政放权与风险防控的最佳平衡点。”中债资信金融业务部分析师张志毅认为,从监管协调性来看,央行本次公告与银监会前期推出的“备案制”,都是对2005年两部委的联合公告《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的延续和发展,今后央行与银监会关于资格审查、备案、注册发行与信息披露的关系更加明晰。

  不仅如此,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还有望通过做市提升流动性。央行规定,受托机构、发起机构可与主承销商或其他机构通过协议约定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做市安排。张志毅认为,央行此举旨在解决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引入券商作为做市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双边持续报价或询价,不断地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

  政策松绑将加速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市场对于2015年发行量也做出更乐观的预测。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目前利率市场化已经接近尾声,保本理财的发行成本与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成本基本持平,考虑到资本节约、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等众多优势,以资产支持证券融资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预计未来商业银行的发行动力将大为增强。招商证券则乐观预估,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可达8000亿元,接近全年新增信贷额度的8%。

  作为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信息披露是次贷危机后国际证券化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央行此次要求,在现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制度框架下,结合证券化产品特征,进一步完善发行管理制度,提高发行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同时强化信息披露等市场约束机制作用。中诚信国际结构融资部总经理钮楠表示,只有加强资产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的监测,才能让市场参与者即时了解产品的状况,更好地识别风险,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损失。

  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发展,还将给市场带来投资机会。姜超表示,随着过去20年居民财富增值来源的存款、房地产均已日薄西山,未来金融资产将成为居民财富增值的主力战场。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收益率稳定、信用风险较低,将丰富居民金融资产的投资版图,助力金融资产大时代。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