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联储加息时点料瞄准9月

2015年06月17日 11: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美联储16日召开为期两天的议息会,并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结果。这是美联储上半年的最后一次议息,市场一致认为其将维持现行政策不变,但有望就加息前景给出更明确的线索。在近期强劲就业数据的支撑下,多数机构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半年首次加息,9月成为最可能的时间点。

  预期9月加息占主流

  路透15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近期受访的55位经济学家中,多数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加息。受访者表示,尽管通胀水平距离2%目标还有距离,但就业数据以及零售销售的持续改善,可能会帮助巩固9月加息的预期。目前美国利率期货合约显示美联储有53%的几率在9月份加息。

  此前美联储主席耶伦曾表示,如果经济增长符合预期,美联储将在2015年的某个时点加息。耶伦称,美联储需要看到劳动力市场持续复苏,且有理由相信通胀会在决定采取行动前回升至2%的目标水平上方。目前来看,就业数据已经接近令美联储“满意”的水平,5月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显著好于预期,失业率降至5.5%;通胀状况尚未出现明显好转,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数据——个人消费支出指数4月份同比增长1.2%,较3月份的1.3%略有下滑。

  不过多数机构仍认为,就业市场的强劲表现以及对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期,将足以推动美联储尽快采取行动。Pantheon宏观经济学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谢夫德森表示:“耶伦离阐明首次加息已经不远了。”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6月份会议声明很可能“承认经济的潜在动能依然完好”,以维持9月首次加息的可能。耶伦可能会继续淡化首次加息的时点,并让金融市场参与者把关注焦点放在美联储在确定政策正常化步伐方面将考虑的因素上面。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分析师认为,本周会议不会有加息的决定出炉。美联储官员仍将继续观察寻找支持加息的经济数据,包括就业市场持续稳定的复苏、中期通胀预期稳定回到2%附近。该行表示,评估经济增长以及潜在情绪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美联储或许会释放9月可能加息的信号。

  高盛经济学家在最新报告中维持9月份首次加息的预期,但同时表示有“很大可能性”推迟到12月份或以后。美联储“点阵图”显示的2015年底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中值和模式值都维持在0.625%位置,这预示美联储将会在年内实施两次加息。

  强势美元或成阻碍

  去年年中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变化一直是影响金融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受到加息预期升温影响,美元获得支撑,自去年夏天以来大幅上涨近20%。

  不过目前看来,强势美元有可能给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带来阻碍。由于美元对几乎所有其他主要货币都急剧升值,美国出口受到冲击,整体经济增长也遭遇负面影响。Stone & McCarthy经济学家特里·希尔汉认为,美元若进一步走强都会让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加息前景更加谨慎,不过他也表示,只要总体经济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美元就仍是FOMC在加息问题上比较小的顾虑。

  东京三菱日联银行分析师表示,本周议息会上,强势美元的问题有望被重提,美联储官员仍将认为美元过强会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障碍。该行分析师称,FOMC可能下调对美联储加息步伐的预期,或考虑采取更为渐进式的方式加息。美元涨势可能受到抑制。

  目前来看,无论美联储选择何时开始加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都势不可挡。业内人士表示,中长期美联储收回刺激政策必然引发资金流向变化,退出宽松将推动美元中长期走强,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市场,这将令亚洲新兴经济体面临阶段性资本集中流出风险。由于一些新兴市场缺少防范潜在大规模资本流出的措施,全球金融稳定性面临威胁。

  近期世界银行和IMF双双呼吁美联储推迟加息。世行在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表示美国经济复苏不均衡,美联储过早加息很可能导致美元持续走强,使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此外还将使新兴市场国家面临风险。IMF也发出类似警告,认为美联储提前加息将带来一系列负面冲击,包括强势美元等,这都将令就业市场的元气大伤。IMF呼吁美联储将加息时间推迟到明年,直至经济增长和通胀回升超过预期再作出加息举措。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