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是浮躁还是时移事易 基金集体丢弃长期投资理念?

2015年11月26日 11:05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 

  新基金招募时,基金管理人激情澎湃、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长期持有”,但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一个季度以来,已有65%的股票型基金更换了30%以上的重仓股。

  对此,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群航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痛心地表示,“每家基金公司在其新产品《招募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章节里都会说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但真正行为短期化的,恰恰是基金公司自己。”他表示,现在基金公司都很浮躁,没有耐心做存量业绩,而是一味地新发产品。

  不过有基金经理反驳称,在A股跌宕起伏的行情之下,难道面临暴跌,基金只能坐以待毙吗?

  说是长期持有却频繁短炒

  近日,有媒体称有基金一个月之内,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事实上,基金频繁更换重仓股票并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相较于二季度,三季度已有65%的股票型基金更换了30%以上的重仓股。

  对于股票型基金频繁更换重仓股,济安金信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痛心地表示,“每家基金公司在其新产品《招募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章节里都会说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但真正行为短期化的,却恰恰是基金公司自己。”

  “这多具有讽刺意味!”王群航告诉记者,在早年发行的大部分新基金募集公告中,都有“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这句话。然而,正是公募基金自己在频繁短炒。

  《金证券》记者翻阅自2007年以来的多份股票型基金招募说明书发现,此前格式文本一样的“基金是种长期投资工具”的字眼现在只在很少一部分基金公司及基金产品中仍然保留,更多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已经不见这句话的踪迹。

  记者随机进入几家基金公司官网,翻阅前几年发行的股票型基金,并且点开基金原始的招募说明书,已经不见“基金是种长期投资工具”的字眼,但能体现“长期持有”意思的表述仍然存在。如在某基金的《投资策略》章节中,其描述为:“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精选策略用于挖掘成长性较高且估值有吸引力的优秀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以获取超额收益。”

  在《投资目标》章节中,其表述为,“本基金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精选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优秀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投资布局,在科学严格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力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增值。”

  不换股只能“坐以待毙”?

  对于王群航的观点,许多基金经理表示不同意见。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时移事易。由于环境不同,行情自然不同,所持有的股票当然要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总不能死守着一两只股票‘重仓到老’吧?”

  该基金经理表示,特别是遇到今年6月份之后的股灾行情,如果不换股,那只能是坐以待毙。

  上述在招募书中表达“力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增值”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家公司有各自的投资策略,每个基金的投资策略都不尽相同,当然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死守一只或者多只基金也不是个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一家机构进行了测算:如果一只基金从2007年发行并于当年建仓,即使经历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动,只要从当时到现在被动持股不动,所有的基金都有9.7%-13.6%的盈利。

  “少生孩子多种树”

  “少生孩子多种树。”对于基金经理的反驳,王群航这样表示。他认为,现在基金公司普遍存在浮躁心态,一味地新发产品,而没有耐心去做存量业绩,在没有市场根据的前提下频繁换股,加大了持仓成本。

  “其实不管短炒还是长期持有,基金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持有人创造价值,使持有人的资产增值。”王群航说,事实上,现在很多基金公司把大量的人力花费在发行新产品上,忽视了老产品业绩的增长。这确实是个问题。《金证券》记者统计发现,仅以11月19日为例,市场在发的基金新产品数量达到了76只,创下了历史新高。

  王群航表示,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发行一只新基金产品,至少一年半载是不盈利的,这段时间都是用老基金产品的利润去弥补。如果把存量业绩做上去,赢得口碑,同样能带来基金整体规模的增长。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