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聚焦金融创新:移动互联网助力普惠金融转型升级

2016年09月12日 2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陈康亮)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中国金融业正在加速创新与转变,普惠金融的发展亦不例外。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有金融运行的模式和格局,有望助力中国普惠金融的转型升级。

  在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林晓轩看来,农业银行在农村虽然有非常庞大网络,但在对“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时,还是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需要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来推动普惠金融的转型,改变在农村的服务方式。

  对此,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亦持相同意见。针对普惠金融而言,王素珍指出,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浪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通过电子平台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支付逐渐成为解决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切入点。与实际网点相比,移动支付的交易成本、硬件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农村移动支付创造了无限空间,移动支付服务三农已经成为了新的市场热点。

  林晓轩指出,在农村提供的业务方面,农业银行有1.27万个县以下的村镇网点,在县级以下的乡镇覆盖基本上是超过30%,进一步在线下大规模地扩充网店的条件并不具备。“同时农行在农村地区面临的挑战就是,产品和服务基本上是比较基础、单一的。”

  “从去年开始,农业银行进行了一个互联网转型的规划,并且已经开始实施,从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落地。这使得农业银行在线下网点跟线上提供差异化服务和定制化服务进行对接、进行联动。”林晓轩说。

  对此,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董明亦表赞同。董明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特点使得它成为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最佳载体。移动终端已成为当下消费者触网的主要方式,移动互联网对各行各业都有深刻的影响,也包括金融行业。

  董明引用一份报告的数据称,截至去年年底,国内互联网智能设备的用户数量已接近9亿,其中“80后”占近80%,有非常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人均单日使用手机时长已达到2.36个小时,人均单日启动应用的频次已达78次。

  “这是非常可观的数字。”董明说,对于银行而言,还必须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特征进一步引发场景化特征,意味着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和人们的消费、使用场景紧密结合,而非传统意义上围绕资产端来设计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王素珍提醒,安全性对互联网金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的调研显示,安全性是移动支付用户最看重的因素,占比是73.4%。这就要求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高度重视移动支付的安全和风险控制,也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资产主体切实采取措施,有效防范相关风险。(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