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跨入“无现金社会”不能操之过急 需循序渐进

2017年08月14日 10:0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跨入“无现金社会”,不能操之过急

  宏观大势

  【编者按】近日以来,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纷纷开展“无现金日”“无现金周”等活动,鼓励用户在超市、便利店、餐馆、商场等地消费。8月1日到8日,三四五线城市商家接受手机支付的交易笔数同比去年增长了近9倍。不过,对于“无现金”活动的大肆宣传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8月10日,央行对此前市场传言其发布书面通知禁用“无现金”字眼进行了否认。但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武汉分行确曾与某第三方机构进行沟通,并提出在宣传活动中删除“无现金”字眼,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约谈背后代表着怎样的监管意图?无现金社会真的已经到来吗?

  走向“无现金”,需要循序渐进

  新京报漫画/陈冬

  【业内人士说】

  现阶段应充分尊重我国人口较多、素质参差不齐的客观现实,确保结算支付手段的多样性,让民众根据自身习惯、感官体验等来选择支付结算手段。

  “无现金”是人类结算支付第三次革命

  过去的一周,“无现金社会”成了社会热词。而个别支付机构创建的无现金收银台,引发市民质疑,更是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是否已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大讨论。

  所谓“无现金社会”,就是随着网络科技信息的全覆盖及安全水平的提高,社会商品交换与贸易绝大部分取消实物货币结算支付行为,实现网络数据虚拟货币的支付。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让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目的是为解决物物交换的复杂不便。且贵重金属或纸币确实给人们在商品交换中带来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结算支付手段已有两次革命:从物物交换到使用金属货币,从金属货币到全面纸币。

  “无现金社会”就是使货币由纸币向数字化转化,这是基于网络科技信息的发达及人们支付习惯而提出的新型结算支付概念,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人类结算支付手段的第三次革命。

  “无现金”从发展现实上已具备条件

  事实上,从当前网络科技信息发展现实和理论上看,实现“无现金社会”已完全有可能,且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一,发达的互联网科技信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无现金社会创造了条件,随着网络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社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与活跃,这为无现金社会结算支付的实现夯实了基础。

  其二,人们支付结算习惯改变,日益愿意接受便捷、安全的数字化货币。随着年轻群体攀增及网络科技的认知加深,追求便捷安全便成了社会结算支付的新潮流;尤其民众购物消费习惯变化及对货币流通安全性考虑,已越来越趋向于电子支付而非携带纸币,这需央行提供比纸币更快捷、低成本的数字化货币媒介工具。

  其三,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也愿意选择网络支付作为结算首选。随着企业经济交往范围扩大,靠过去传统使用现金结算支付的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经济活动多样化需求;且现金结算既带来较大成本,也带来安全隐患,因而未来商业活动的支付应该主要靠无现金支付来完成。

  相比较传统的支付方式,无现金社会能凸现出较大经济优越性。电子支付减少了交易成本,人们不用再到银行排队存取款,节约了时间,非现金交易还可减少政府各方面的运行交易成本;同时,也可避免制造纸币和纸币损坏的物资浪费。与现金相关的暴力犯罪也会降低,并能减少收受假钞带来的经济损失。

  同时,因“无现金支付”的所有交易都会留下记录,这有利于防止企业逃税,打击洗钱、黑幕交易等。央行还可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质量及经济运行的预测能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货币的数字化,还可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无现金社会也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

  走向“无现金社会”要先正视现实

  不过,虽然我国已具备一定条件,但距离真正无现金社会还有遥远的路要走。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水平不均衡,农村广大地区除了新型农民之外,还有相当人口比例的农村中老年人对互联网数字货币支付不熟悉。据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无现金”恐怕意味着更多的生活困扰而非便利。加上广大农村中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有大量农副产品要到集贸市场交换,如果离开了现金会更加不便,并增加农民结算支付成本。

  再次,支付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一方面,我国无现金支付技术还存在不少漏洞,身份证与手机验证码的安全验证技术并不能完全保障无现金支付的安全性,如新型网络诈骗、电信诈骗增长;黑客的风险会更高;也增加了账户信息外泄的风险等。另一方面,移动支付也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目前很多支付平台都会要求消费者进行实名认证,还需要绑定银行卡,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出去,或是手机遭到病毒袭击,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失。

  因此,虽然公司力推的“无现金社会”是大势所趋,但若操之过急,有脱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之嫌。比如,“无现金”提法不科学,容易造成全面限制现金支付的错觉;将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视为“无现金社会”,容易误导消费者;混淆现金与无现金概念,让人产生无现金社会就是不需要现金的错觉。不仅如此,商家若只认同单一支付机构产品而排除人民币现金,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还会影响人民币正常流通。

  笔者以为,尽管非现金支付方式会继续普及,但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并存。

  因此,我们需要认清现实,消费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货币支付手段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现阶段应充分尊重我国人口较多、素质参差不齐的客观现实,确保结算支付手段的多样性,让民众根据自身习惯、感官体验等来选择支付结算手段。毕竟,实施无现金社会应以不损失大众支付结算权益为先,若部分群体因受到新支付技术排挤,失去分享高效率金融技术的机会,则会导致新的贫富分化,这与我国努力推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导向严重背离。

  □莫开伟(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警惕因技术革新带来垄断现象

  【专家学者称】

  因为互联网支付的效率和范围远远超传统方式,市场集中度提高的速度也超出想象;人民银行有必要防止非现金支付独占鳌头,避免市场对单一支付方式的过度依赖,触碰反垄断法律红线。

  最近,“无现金城市”、“无现金社会”成为了社会热词。刚刚过去的8月8日,是微信支付创立的“无现金日”,无独有偶,支付宝也曾宣布8月1日-8月8日举办首个“无现金周”。三四线城市商家接受手机支付的交易笔数同比去年增长了近9倍,并正在快速增长。

  不过,无现金支付推广之下,却也出现某无人生鲜超市拒收人民币现钞等行为。虽然央行否认了下发文件,要求分支行对无现金活动进行纠正的传闻;但新京报记者了解,武汉分行曾与某支付机构进行过沟通,并提出在宣传活动中删除“无现金”字眼,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

  对于“无现金支付”,年轻消费者多认为,随着互联网发展,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便捷性强,人们使用现钞的比例正快速下降,因此应进一步推广非现金交易模式,并在未来交易中逐渐取代人民币现钞。

  另有消费者认为,除了无人超市等拒收人民币现钞外,诸如个人缴纳的各种费用(水电费、交通罚款等)、购房购车等交易中各种非现场交易支付都排斥现金交易,这些拒收现金行为不仅侵害了大众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还给不熟悉第三方支付的消费者带来不便。由此,力推无现金支付应当谨慎。

  “无现金交易”与“拒收现钞”应如何界别,这一问题并不简单。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事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由此,超市拒收现金行为并不妥当。

  第二,非现金支付方式也是得到国家承认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就规定,对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可以开展非现金交易和支付。

  第三,人民银行有必要警惕因新技术带来的垄断现象。因为互联网支付的效率和范围远远超传统方式,市场集中度提高的速度也超出想象。面对微信、支付宝两家占据90%以上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诸如排斥竞争、降低效率、侵害消费者选择权等问题或难以避免。因此,人民银行有必要防止非现金支付独占鳌头,避免出现对单一支付方式的过度依赖,触碰反垄断法律红线。

  笔者以为,在合法性原则基础上,非现钞支付结算方式应当肯定,包括互联网支付、银行卡、二维码、NFC(近场支付)等各类支付工具应用,但经营者拒收现钞的行为却不能认同。供人们选择的支付方式应该多样化,并非是“非现金”与“现金”支付间的“你死我活”。当下,我们需要正视我国无线网络、移动支付发展水平不一致的现实,偏远地区、中老年人群以及习惯用现金交易的群体的需求不能被漠视。

  “无现金社会”并非消灭现金,而是使用现金支付的比例逐渐降低,并未改变第三方支付的本质。非现金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手段,支付的货币还是人民币。因此,在合法前提下,监管层应让交易主体自主选择,监管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不得排斥任何一种支付方式,这既是公平、多元和普惠的理念,也有助形成多种支付方式共存,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顾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编辑:王忠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