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融科技切莫虚化泛化

2017年08月28日 16:17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金融科技切莫虚化泛化  

  上周,交通银行与苏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在智慧金融、融资业务、现金管理及账户服务、国际化和综合化合作等多领域全面开展合作。此前,建行与阿里巴巴、工行与京东、农行与百度以及中行与腾讯都已签署合作协议,大多都将合作重点放在金融科技领域。

  除了合作,商业银行也纷纷在金融科技运用上暗自使劲,并推出了不少基于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产品和服务。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在上周四召开的“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解释说,金融科技可以解决银行经营中安全、风险、成本、机构间可信、服务效率、普惠金融等一系列基础问题,对银行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金融科技被不少银行视为转型方向,运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多,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既不容忽视,更要小心金融科技被玩坏。

  问题之一是如何界定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概念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并没有明确定义。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等同于技术,特别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还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等同于几个具体业务模式,比如第三方支付、智能投顾等。如果搞不清哪种场景适用哪种定义,就很容易成为概念炒作。

  问题之二是捋清技术和业务的关系。如果把金融科技作为技术看待,那技术首先要服务于业务。不过在实践中,一些银行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特色差异化地发展金融科技,而是认准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几个热门领域,忽视了技术与业务的协调性和同步性,最终将拖累银行业务的发展。

  问题之三是金融科技是否成熟。当前一些火热的金融科技,实际上在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比如,虽然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有一些试验性探索,但最成熟的应用仍然集中在数字货币领域。以此来看,金融科技作为银行的前瞻布局,虽然能够应对潜在颠覆者,但也要注意把金融科技控制在适当适度范围内发展,避免不成熟的技术引发金融风险。

  面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尊重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谨慎选取业务场景投入试验和应用。监管部门则须坚持底线思维,在更好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把握好金融科技的本质以及管控金融风险的基本规则,设置好应对预案,更好地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壮大。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需要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信用周期,技术行业往往呈现短周期特征。有鉴于此,需要遵循金融业的发展规律,在更长周期内检验金融科技的有效性,不能仅以短期对机构业绩的贡献来区分好坏。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